“访惠聚”驻村记
1月19日晚,买力克·卡米力在微信朋友圈发一组鲜花盛开的照片,照片下面留言:“虽然这个春节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但看着家里花如海,年味浓浓,心情还是很激动的……”
2016年2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批“访惠聚”(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队出发,买力克·卡米力和自治区总工会的其他19位同事一起,开赴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州)阿图什市阿湖乡,分成4队住在阿湖乡的4个村子,开始为期1年的驻村生涯。
那天,买力克·卡米力在朋友圈里留言:“妈妈,我爱你。”
我们变得更健康更自信了
自治区总工会第三批“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中有6位女同志,她们的变化最能反映驻村情况。
高欣来驻村之前,一直都是备受家庭宠爱的“小女人”。一天,睡到半夜,忽然房顶上掉下一大块墙皮,落在了床边,把她从梦中惊醒,“坐在黑黑的房子里,我一直劝自己,凡事要从好的方面想。我多幸运啊,这么大的家伙,居然没有砸到我。”
白天,不论去哪儿,高欣都随身带着一个记事本,上面记满了村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哪怕是帮乡亲们做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我们都很有成就感。”她说。
像高欣一样娇小的还有姜瑢,每天顶着烈日忙忙碌碌,她连一顶遮阳帽都不戴。“南疆的阳光特别干净明亮,多晒晒有助于身体健康。回乌鲁木齐,想晒都晒不着了。”
这个外表大大咧咧、被晒得黑黝黝的女人告诉记者:“在村里工作生活一年,我们接了地气,工作能力提高了,信心也提高了。”
出发前,买力克·卡米力的妈妈被检查出患了癌症。而她自己年初刚刚做了右肾切除手术,很多人担心她坚持不下来。结果,一年下来,人们看到了一个依旧美丽却更加乐观坚强的买力克。
“驻村一年,回家看孩子的时候,我们都有孩子突然长大懂事的感觉,想想特别感动。”吴雪梅说,2015年来驻村时,离家的前一天晚上,刚上小学的女儿突然走到她眼前,轻轻亲了她一下。“一年里,孩子的这个吻,好像一直留在我的脸上似的。其实,对家人的思念也是我们好好生活、工作的动力。”
阿湖乡有了第一家工会
驻村工作队到村里不久,阿湖乡出了一件“大事”。68名年轻人第一次离开家,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吐鲁番鄯善县打工摘葡萄挣钱去了。
驻村工作队总领队、托格拉克村工作队队长、自治区总工会副主席郑律明介绍,为了配合当地扶贫,驻村工作队积极发挥工会优势,以劳务输出为精准扶贫的切入点,组织村民外出打工。这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打开了村民的视野,让他们更多地接受现代文化的影响。
组织村民走出去的同时,驻村工作组还帮助村民在家门口致富。走访入户中,驻托格拉克村工作队发现,村民有养鸽的习俗,但因经济、技术、销路等原因未形成养殖规模。工作组积极引进新疆雪域灵鸽鸽业有限公司注册落地托格拉克村,成立了克州塔里木鸽养殖专业合作社。
村民做梦也没想到,企业来到自己的家门口了。一时间,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乡党委政府、工作队、村两委迅速行动起来,以鸽业公司为龙头,以托格拉克村为起点,申请落地近300万元资金购买种鸽,专项扶助阿湖乡近300户贫困户开展塔里木鸽特色养殖,鸽业养殖项目在阿湖乡遍地开花。仅这一项,村民每户至少增收5000多元。
2016年8月30日,克州阿图什市第一家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会在阿湖乡尤喀克买里村成立,工会成立当天,合作社21名农民工社员全部入会,成为工会会员。
白杨手工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阿不都力江·艾肯木胸前戴着工会会徽站在院子里,看着农民工正翻看着工会会员证,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驻尤喀克买里村工作队队长亚森·艾力告诉记者,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只有七八个木匠,资金短缺,设备陈旧。这几年在自治区总工会驻村工作队的资金支持、技术培训等帮助下,合作社规模逐渐扩大,合作社农民工的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
2016年,在第三批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尤喀克买里村成立了村级工会委员会。经过学习,阿不都力江·艾肯木详细了解了工会组织,在此基础上,村工会、工作组主动作为,指导该合作社建立了工会组织,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家住尤喀克买里村8队的吐热逊江·买买提艾力是合作社的一名农民工,每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他说:“加入白杨手工艺专业合作社,我有了稳定的收入,现在合作社又成立了工会,我就更有保障了!”
村里的农民夜校开课了
2016年12月12日,阿其克村村民参加完升旗仪式后,一大半的乡亲们挤进了只能容纳300多人的村委会活动室,农民夜校开课了。
看到有的村民坐在地下,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拿着笔认真听课,驻阿其克村工作队队长杜建刚百感交集。
一年来,他们开办了青春影院、为村里爱打排球的青年开辟了运动场组织比赛、开辟荒地带领村民种果树……
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改变。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每周举行的升旗活动,参加的村民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有1000多人了。
“开办农民夜校,就是要建立精准滴灌的宣讲平台和精准帮扶的交流平台,成为村民学法律、学政策、学技能、学语言的综合学校。”杜建刚说。
村民麦麦提尼亚孜·依麻木尼亚孜告诉记者:“我和家人按时来听课,好好学习养殖种植技术,在家里种菜、养鸡、养牛、养羊,心里踏实,增收就更不成问题了。”
2016年9月,经过3批驻村工作队的努力,阿热买里村的双语幼儿园正式开园招生入托,这既解决了村里1000多户家庭孩子的入托,还可使部分妇女从带孩子中解放出来,促进就近就业。现在,通过技能培训、引导做电商,已经有15名在家带孩子的年轻妇女实现在家给自己打工增加收入。
阿热买里村工作队队长周博林说:“我们坚持‘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3年规划中的每个项目在我们驻村的这一年里有结果,让村民受益。”
2016年11月,自治区党委在全区开展了志愿支教活动,自治区总工会又有5名支教干部来到了阿热买里村这所双语幼儿园。不久前,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到克州调研,专门来到阿热买里村看望了驻村干部和幼儿园支教干部。
驻村工作队里还有一位国际象棋大师——木斯塔法·买合木提,他是自治区国际象棋冠军、自治区国际象棋协会秘书长。阿湖乡想学、会下国际象棋的人很多,听说驻村工作队里有高人,纷纷来找木斯塔法学习和切磋棋艺。今年,驻村工作队协助阿湖乡开展了首届成人国际象棋比赛,并举办小学生国际象棋比赛,倡导现代风尚。
近日,自治区党委决定,今年所有驻村工作队留在村里过年,返家日期延后到3月1日。新疆的驻村干部们,默默接受了这个决定。
驻阿其克村的曹宝荣,在阿湖乡的小店里淘到了一件碧玉手镯。“再过一个星期,就是我和妻子结婚19周年纪念日了。分别一年,本来想春节时给她个惊喜,但现在只能先在电话里告诉她了,让她心情高兴点儿。”曹宝荣说。
一年前,即将来驻村的题兴国,把90岁的母亲送回了河南老家。春节不能回家了,老题只能把已经定好的飞往郑州的机票退了,“只能再让老人多等一个月了。不管相聚多远,除夕夜,亲人们一定会在心里彼此惦记、彼此祝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