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

【加强基层工会建设调研行】1网+1证+1卡

——重庆工会“三合一”触网记

本报记者 李国 本报实习生 郑钰巧
《工人日报》(2017年01月05日 01版)

2016年12月22日,重庆江北区总工会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文章《您的阅读和点赞,致敬这份寒冬中的坚守》,呼吁网友为那些在寒冷的夜晚,在街道、车站、码头为这座城市的卫生、整洁、安全坚守一线的劳动者们点赞。短短几天时间,阅读数近万,点赞数过3000,还有上百条的留言。

活动将于今年1月6日结束,江北区总工会将提供由“阅读量+点赞量”汇聚起来的爱心资金,为一线的劳动者送去温暖。

“快来参加‘幸运大抽奖’”“‘劳模请你吃脐橙’活动开始啦”……连日来,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职工手机上经常会收到类似的消息,很多人都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这些活动都来自于九龙坡区总工会一款名为“幸福工会”的手机客户端(APP)。

这是重庆各级工会组织紧跟“互联网+工会”的大潮,各显奇招纷纷触网的缩影。

“以前,工会的网上服务能力薄弱,很多信息职工群众都不知道,工会内部工作信息传达也较为滞后。现在,有了网上阵地,我们工作起来更便捷,职工更能感受到工会的存在,也增强了归属感。”渝中区总工会工作人员陈静谈到新上线的工会服务平台时说。

如今,重庆市总工会官方服务平台、官方微博、“渝工娘家人”微信公众号和“渝工娘家人”APP均已开通。目前,线上平台已汇聚200余万会员,近100万职工关注并使用各类网络服务平台。“1网(市总工会官方服务平台)+1证(基于移动APP的市总工会移动会员证)+1卡(基于银行卡的市总工会惠工卡)”的“三合一”工会服务“重庆模式”业已成型。

“再好的东西,如果职工不用就成了摆设。” 重庆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杨帆介绍,为此,市总组织专业服务队伍深入到基层工会和单位中去,面对面为职工服务。手把手教、一对一帮,让工会会员都能学会和使用网站、APP。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郑洪表示,要通过专家讲座、技能培训、实战操作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与职工打交道、利用“互联网+”创新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宣传渠道广了,职工找我们更方便了,这是实施‘互联网+工会’行动的实实在在成效。”重庆市总工会职工权益维护中心主任张少伟告诉记者,每当职工找上门,他都会询问如何得知这一维权渠道。职工们的回答惊人地相似——“从网站、手机APP上了解到的。”

“以前去看病挂号要排很长的队,通过‘渝工娘家人APP’预约挂号,便捷多了!”中铁隧道重庆项目部职工邝锡东告诉记者,参加了职工互助医疗保险的,还可以通过工会网上报销医疗费,的确很方便。

重庆渝州路街道辖区内的小微企业多,工会事多人少,服务职工往往心有余力不足。现在,工会会员只需用手机轻轻一点,就可以预约办事、申请困难帮扶、申报劳模、了解工会新闻、参加工会文体活动等。街道总工会充分利用客户端为职工提供政策咨询、困难帮扶、就业创业培训、法律援助、互助保障、综合服务和“订单”特色活动等服务。

在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无论是工会福利下发、补助申办、劳模申请还是困难职工的帮扶等,都可以通过APP实现。该企业工会会员都能够使用“渝工娘家人”APP便捷查询和办事。诸如,进入APP中的“技能提升”模块,职工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名师也会在线指导学徒,让更多职工学以受用;通过“渝工创新”模块,企业和职工都可随时随地进行技术与技能展示、供需对接、智力分享和成果转化,并以科技店铺的方式实现技术成果的在线采购,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

“通过开展网上工作,促使工会更好地适应职工群众特别是青年职工、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生活等方式的变化,拉近与职工群众的距离,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江北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悦深有感触地说。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