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包括衍生出的文化
我国成立工业遗产联盟传承精工文化
《工人日报》(2016年12月11日 01版)
本报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孙喜保)建设制造强国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刚性推进,还需要工业文化提供柔性支撑和精神动力。这是记者今日从“2016中国工业文化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工业遗产联盟正式成立,旨在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发展工业文化产业,传承精工文化。
工业文化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原动力。在我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过程中,需要筑牢精工精神,营造工业文化和大环境。很多工业文化是从工业遗产中得到衍生传承的。
比如,手工作坊承载着一代代手艺人积聚出的精工文化,工业车间记录着笃实专注、严谨执着的工匠精神。
工业遗产不仅是车间、作坊、工厂等工业建筑和场所,更包含由此衍生出的文化。目前,工业遗产在整个文物保护体系中还处于薄弱位置,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很有必要。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说,中国工业遗产联盟将促进工业遗产的研究、保护、利用,包括对工业精神的梳理和弘扬,对工业厂房、博物馆改造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