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12月05日 星期一

资源共享 成果共创 人才互培 工作联动

长沙首创“工会+党校”新型智库平台

在推动长沙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多出优秀成果、优秀项目、优秀人才等方面发挥作用

《工人日报》(2016年12月05日 02版)

本报讯 (记者方大丰 罗筱晓)“工会智库要促进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劳动者话语有机结合,建立一套听得懂、听得进、愿意用的社会话语方式。”11月24日,在湖南长沙市总工会与市委党校会校合作启动仪式暨主题研讨会上,长沙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徐宏源说。

当天,长沙市委党校与市总工会签订合作协议,首创“工会+党校”新型智库平台,同时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工会工作研究中心。据介绍,此次会校合作将遵循“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成果共创、人才互培、工作联动”的思路,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和工作优势,在推动长沙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多出优秀成果、优秀项目、优秀人才,以及推进党校理论研究能力、科学发展能力和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

工会服务职工既要普惠化又要精准化,为此,“工会+党校”智库平台推出的第一个研究成果就是“长沙职工生产生活和困难职工脱困情况调研”。此项调研采用“互联网+联合调研”的创新模式,克服了过去有些工会调研理论视野不够的缺陷,为发布长沙职工生产生活状况“白皮书”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一些在工会工作创新实践中有建树的基层工会干部被聘为“工会+党校”智库平台研究员。

长沙高新区总工会创新实施“联组工作法”,将园区企业按照区域分布状况、规模大小搭配等划分为覆盖1000余家企业的31个联组,每个联组配备一名区总工会干部担任指导员,有效解决了园区民营企业多、职工流动性大、年轻人对工会组织了解不多等问题。智库研究员、区总工会主席杨金林表示,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工会创新,才能找准实情、顺应实情。

为摸清辖区内非公企业的底数、人员情况,获得更准确的数据,使工会工作更具针对性,天心区总首创工会工作“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系统,以区总为网“纲”,14个街道、5个园区、13个战线为网“格”,96个社区(村)、各企业为网“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会工作管理与服务新模式,让所有基层工会“转”了起来、“活”了起来。天心区总工会主席肖时昴也被聘为智库平台研究员。

“工会+党校”智库平台的创立,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李风华寄望“帮助提升和丰富工会与工人阶级在主流话语体系的地位和内容”。他认为,每一种身份都有利益表达,表达好“工人”这一身份的利益诉求,需要理论和工作机制的创新。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