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探访:
国庆假期保障,各地准备好了

漫画 赵春青

东方IC 供图

更多精彩内容
请扫二维码

9月29日,工作人员对武陵源天子山索道进行安全检查
新华社发 (吴勇兵 摄)
【浙江·杭州】价格消费指南方便游客
本报记者 邹倜然
G20杭州峰会后的首个黄金周,杭州迎来一个旅游消费高峰。杭州市旅委9月29日预测:全市接待旅游人数将达15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左右。这么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怎么保障他们安全舒适地游玩?记者在节前了解到,杭州推出一系列服务措施。
首先,杭州市物价局向社会发布价格消费指南,提醒来杭游客和市民消费时“望闻问切”,以免陷入消费陷阱。这个消费指南主要针对三个方面,即吃、住和购物。
“吃”的时候,要养成“先看账单后买单”的良好习惯。“住”时候,预订酒店要警醒,防止涨价借虚名。最后一个“购”,则是提醒游客购物切忌盲目从众,贪图便宜定吃亏。
杭州市物价局24小时开通12358投诉电话,及时认真受理消费者的来电。
这么多的游客来到杭州,遇到一些著名景点人山人海怎么办?这时,大家只要关注“在杭州”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实时查询钱江新城灯光秀、武林广场、音乐喷泉、断桥、苏堤、灵隐寺等12个重点区域的客流情况,10分钟更新1次,是“舒适”“一般”,还是“拥堵”,一查便知。
而且,根据“一区一景一预案”的要求,相关部门对西湖、西溪、运河、雷峰塔、河坊街、宋城、千岛湖等游客密集景区,都针对性制定和进一步强化了旅游安全应急预案。
黄金周期间,旅客运输也会承受很大压力。根据综合分析测算,国庆假期,杭州旅客运输总量预计将达3942万人次,同比增长约6.54%。
杭州交通部门表示,他们将根据客流变化及时调配运力数量和班次密度,保证地铁、公交、出租运力的正常运营和合理调配。比如杭州地铁1、2、4号线将在10月1日至3日,末班车起点站始发时间从22时30分延迟至23时整。同时根据情况进一步缩短行车间隔;公交日最高出车预计达7250辆,储备250辆以上的备用运力;投入公共自行车服务点3585处,投入公共自行车8.41万辆,同时在太子湾公园设置临时服务点,在少年宫广场新增临时售卡点等。
【云南·丽江】互联网+服务升级了
本报记者 黄榆
今年国庆出游预测报告显示,国内游中,丽江、昆明和北京位列最热门城市前三位,旅游大省云南依旧为最热门省份。
到丽江古城的游客会发现一个新变化,只带手机就能玩遍全城。2015年底丽江市政府与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丽江全城接入支付宝,用互联网的方式再造全新的“蓝色丽江”。
现在,游客在丽江古城吃饭、打车、预订酒店、买车票、买景点门票都可以用支付宝完成,覆盖衣、食、住、行、购物等全方位的需求。除此之外,丽江也入驻了支付宝“城市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车辆违章查询、生活缴费等便捷服务。
据丽江市政府透露,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丽江古城、束河古镇、白沙古镇、花马街和七星街等重要旅游商业场所的支付宝选点布局推广工作,古城内超过80%的商户已同意接入使用支付宝;完成1200余家客栈的线下支付合作,丽江机场也完成了系统对接。基于支付宝移动互联网平台的O2O运营新模式已经初步成型。
而到昆明的游客,如果想体验彝族传统文化,石林风景区已经准备好了。“为配合国庆黄金周,今年第二届国际阿诗玛文化节在9月29日开幕,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0对新人、伉俪齐聚阿诗玛的故乡云南石林,共同体验石林彝族传统婚俗,弘扬阿诗玛文化,激起人们对阿诗玛的追忆。在彝族语言里,‘阿诗玛’是像金子一般漂亮美丽的姑娘。”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副局长王永乔对记者说。
【广东·深圳】志愿者服务国庆假期不打烊.
本报记者 刘友婷本报通讯员 徐畅 张学妍 叶丹
“国庆地铁人流多,特别是高峰换乘站,这时候义工不去,谁去呢?”当问及为何国庆黄金周仍去地铁站当义工时,苑秀英这样说道。已退休的苑秀英告诉记者,自己当义工已有4年时间了,在最需要义工的节假日期间,她都会活动在罗湖、布吉、老街等人流量大的商业街或换乘站。“想到当初决定做义工的初衷,希望帮助别人,服务社会,通过自己的一点点力量让城市更文明,平日因市民不理解而受到的委屈就烟消云散了。”
记者了解到,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在深圳地铁站像苑秀英这样当义工的有上千人,每天61个站点的总义工数达848。为节约时间成本以及提高义工积极性与参与度,深圳地铁号召在家门口做义工,就近服务。
为满足国庆节期间市民出行的需求,在9月30日与10月1日两天,深圳地铁全线网将推迟1小时收车。深圳地铁运营方表示,将增加安排工作人员,密切监控车站客流变化,相关车站将及时做好客流疏导工作;此外,各线路均增加备用车,如遇突发客流将组织上线加开。
“国庆长假很多游客会选择火车出行。虽然国庆我要跑加开车,劳动强度相对较大。但能把旅客安全送回家,我自己也会觉得舒心。国庆过后,我和老公刚好有一天休息时间对上,就带小孩回衡阳老家转转。”李玲是广铁集团的一名列车的乘务工作者,她也和大多数人一样,盘算着国庆的“出游小计划”。
【四川·成都】全国首条“诗歌高铁”专线发车
本报记者 李娜 实习生 许然 本报通讯员 夏永静
以诗载道,诗意浓而景亦美。今年十一黄金周,成都铁路局在全面部署为乘客做好出行保障的同时,还创新理念,将“高铁+”与四川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度融合,推出全国首条“诗歌高铁”专线,助八方来客游最美蜀道,寻千年诗意浓。
据介绍,“诗歌高铁”的创意灵感源自成绵乐高铁专线。成绵乐客运专线北起江油,经绵阳、德阳、广汉、成都、彭山、眉山、青神、乐山等城市,可直抵峨眉山下,全长310多公里,连接川内19个城市区域,沿线城市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去年,成铁局与四川广汉市共同发起“最美蜀道·诗歌高铁”活动,邀请成绵乐客运专线沿线诗人乘高铁采风,将诗歌注入高铁服务文化,最终将70余位诗人的200余首诗歌和10余篇诗歌高铁论文整理成册,推出全国第一本高铁诗歌杂志《火车诗刊》,以增添客运专线人文内涵,更好推动高铁沿线旅游经济发展。
今年,成铁局以“高铁+”模式升级打造有地域、民俗特点的服务文化,进一步深挖成绵乐专线沿线城市诗歌文化底蕴。他们发现,成绵乐专线沿线不仅有李白、杜甫、苏东坡、郭沫若等大诗人的故里或生活之地,还途经古蜀文明之源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有诗人对此感叹,“一条高铁竟能以地点为坐标,将如此多中国历代顶级诗人的故事连接成线,实属罕见!”
在深入研究、实地探访,并与当地各旅游部门达成共识后,一条依托成绵乐高铁,起于成都、终于峨眉,途经九皇山、白马关、三星堆、彭祖山、柳江古镇、乐山大佛、峨眉山等旅游胜地,一路可追寻从李白、杜甫、苏轼到郭沫若、覃子豪等诗人文豪的历史足迹的“诗歌高铁”线路正式推出。
据悉,这是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唯一一条“诗歌高铁”专线。为了让川内或进川旅行的乘客能更清晰了解“诗歌高铁”的特色线路,由成铁局出品的成绵乐“诗歌高铁”旅行地图将随车发放,帮助感兴趣的乘客尽享蜀道诗情画意。
成铁局相关负责人称,为在十一期间保障广大乘客出行便利,重庆、贵州进川路段已加开班列,成绵乐“诗歌高铁”专线也在原有基础上新增5个班列。此外,10月1日~10月3日期间,乘坐成绵乐“诗歌高铁”专列的旅客凭本人身份证或高铁票即可进入位于广汉的三星队遗址免费参观(每日限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