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5月07日 星期六

海口161家社会组织连续3年未年检

《工人日报》(2016年05月07日 02版)

本报讯(记者吴雪君)5月4日一早,海口市美兰区光明助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黄玲就骑着电动车,来到美兰区大英路四里,为孤寡老人陈阿婆送上居家养老服务。“老人年迈体弱、行走不便,我常常要拿药膏帮她按摩腿部。”黄玲向记者介绍她的“工作内容”,根据老人的需要帮忙清洗床被,购买日常生活用品、陪同就医等。

如今,越来越多像光明助老服务中心这样的社会组织活跃于海口。据统计,去年海南全省社会组织达5412个,同比增长12.7%。

然而,一边是数量快速增长,一边则是发展良莠不齐。海口市民政局近日发布信息,截至目前,仅该市就有161家市级社会组织连续3年以上未年检,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110家,社会团体51家。这其中不乏“名存实亡”的“僵尸组织”。

海口金色儿童孤独症康复中心是一家为智障儿童康复提供康复服务的社会组织,谈及这些年的经营状况,该中心主任符燕一脸无奈。由于缺乏资金来源,中心组织活动常常需要拜托被服务对象的父母来帮忙。成立12年来,因交不起租金,经历过3次搬迁。“要不是有海口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帮助,不断上涨的房租、物价、人工费,康复中心早就支撑不下去了。”

据介绍,许多组织是在近几年来登记门槛放宽的情况下“仓促成立”的,数量增长的背后产生了许多问题。“从过去被撤销登记的社会组织来看,部分社会组织存在内部专职人员少、水平不高,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重大活动不报备、管理松散等问题。”海口市社会组织促进会会长王右军介绍,社会组织首先要找到某种社会公益点,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如果组织发起时,只是为了政府购买服务需要,或安置人员、募集社会资金所需,则本末倒置。

在他看来,相关的配套制度也亟待完善。比如,以项目为导向,建立政府购买服务长效机制;拓宽社会组织服务内容,将购买服务的资金列入政府预算。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