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4月15日 星期五

将全市15个镇(街区)划分为3个片区,整合部室力量蹲点办公对接企业

寿光市总创建区域性工会工作组织构架补基层“短板”

一年中,市总干部三分之一时间在基层,三分之一时间在镇(街区),三分之一时间在机关

《工人日报》(2016年04月15日 02版)

本报讯(记者丛民 通讯员褚万宗 庞玉强)山东省寿光市总工会在改革和改进机关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上瞄准基层短板,打破原有组织构架和运行机制,划分片区、整合部室,建立了“3×1+X”区域性工会工作组织构架,推动人力向基层倾斜,有效调动基层力量,增强基层活力。

该模式中,“3”即按区域将全市15个镇(街区)划分为3个片区;“1”即每个片区成立一个团队,成员分别由两名市总班子成员、分管部室及所包靠联系镇(街区)总工会人员,以及市直系统工会工作人员组成,作为一级区域性工作机构,按照网格化模式,直接延伸到企业;“X”即具体负责指导、督促所包靠片区和市直系统工会全部工作的落实。

这种构架整合了工会的人力资源,使干部更加下沉一线,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各片区分别确定一个中心镇街,设立相对固定的办公地点,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干部直接下沉到此,蹲点办公。人员安排上有分有合、有上有下,确保全年市总机关人员三分之一时间在基层,三分之一时间在镇(街区),三分之一时间在机关。建立机关干部蹲点制度,安排到不同类型企业学习调研。片区团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指导帮助镇(街区)和市直系统工会每年理清一个工作思路,确定一个工作目标,制定一个工作计划,并明确推进措施,保障基层工作落实。

业务分工上,3个团队既并驾齐驱,又各有侧重。市总要求,每个团队都要根据各自分管的业务工作,种好各自的“试验田”,抓出示范点,每年探索形成2~3项有价值、能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经验一经成熟,则在另外两个片区同时推广。以此类推,形成良性互动,避免了过去“你的工作我不管”、力量弱等弊端,有利于形成全会人员一专多能、一岗双责,形成合力,重在落实的局面。

在工作定位上,寿光市总要求,片区团队要正确处理好与基层工会的关系,全面做好指导、督促等工作,做到指导不主导、到位不错位、帮办不包办。整合力量,狠抓基层工作“短板”,突出解决区域性、工作性的薄弱环节,或集中攻坚基层长期难以突破的难点障碍。

寿光市总还从办公条件、食宿生活等方面为片区团队提供保障,并将加强各团队的调度考核,要求他们每月列出工作计划,建立工作纪实制度,对片区和片区内干部进行的量化考核侧重于“帮助基层解决问题、探索创新典型经验、常规工作落实程度、基层单位评议评价”等方面,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和干部任用及奖惩的重要依据。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