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创业避免“C轮死”需练好内功
克服服务内容大同小异、运营模式千人一面现象
本报讯 (记者杨学义)O2O领域是吸引“创客”的大户,据艾媒咨询发布的调研报告预计,2015年中国O2O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但是,《工人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O2O创业公司,却难以撑过C轮融资。
O2O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2015年,O2O项目的发展如同过山车一般,上半年万众瞩目。据拉勾网数据,去年O2O在互联网领域吸引了12.76%的就业者,比位居次席的电子商务高出2.5%。但以7月为节点,O2O开始“遇冷”,36氪的数据显示,核心团队来自前20名上市互联网公司的创业公司数量,在7月后明显下滑,O2O受波及最大。
根据在网络上引起很大关注的《华东O2O项目死亡全名单》,在华东地区,餐饮、汽车、出行、旅游、教育、美业6大领域,被认为是已经称为O2O倒闭的重灾区。
记者在手机软件管家上搜索“餐饮”,出现的软件有四五十种,各家菜品、价格大同小异,“旅游”、“美业”等领域大抵相似。没有差异化特色的O2O创业公司,在众多竞争对手中难以凸显优势。此外,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入驻O2O领域,一些市场占有率很高的O2O公司合并,也挤压了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
从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加入一家创业O2O公司的王先生告诉记者:“O2O创业不易,因为平台已被互联网巨头占据。差异化经营风险太大,初创公司资金链脆弱,试错机会少。”
在创业公司“千人一面”的背景下,有的公司为了打造差异化服务,选择了先“练内功”、后“出山”的方式。北京乐派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关注宠物健康的O2O公司,商务发展部总监钱晨对记者说,公司去年3月得到500万元天使轮融资后,持续专注研发硬件产品,全力打造一款GPS宠物定位产品,“这款产品只有一家外企在做,况且他们价格贵,我们对自己很有信心。”
“C轮死”是众多“创客”在融资困难环境下对公司命运的归纳,即初创公司在经历天使投资的A、B轮融资后,多在C轮遭遇“滑铁卢”。王先生对记者说,“创业公司在初期由于消耗多,大多业绩不会太好,易导致投资者丧失信心。”他介绍,有同行为吸引新一轮融资,采取发优惠券等形式,不计成本地吸引用户,“这些用户并不可靠,一旦没有优惠券,则会丧失忠诚度。最终企业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继续‘烧钱’搞优惠,一条是丧失用户,业绩下滑。”
“如何掌握用户体验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对创业公司尤为重要,太注重用户体验会把自己拖垮,不注重用户体验又不能脱颖而出。”王先生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