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4月07日 星期四

焦家湾的喜事儿

——一位工会干部的挂职笔记

□吴俏燕
《工人日报》(2016年04月07日 02版)

2015年7月,甘肃省开展了“千名干部挂职精准扶贫行动”。省总工会干部吴俏燕来到“苦甲天下”的定西市。从此,在她的工作日志上,多了扶贫工作的艰辛与扶贫对象的变化,字里行间展现着工会干部投身精准扶贫行动的点点滴滴。——编者


培训班的笑声

陇西县焦家湾村位于陇西县北部山区,干旱贫瘠,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236户、995人,青壮年大都在外打工。岁末年初,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陇西县总工会特意为返乡农民工开设了中式面点师培训班,笑声就来自培训班的学员们。

“张应忠你看你包的汤圆,软塌塌的,叫‘汤扁’倒比较合适。”王转明是村里出了名的巧手媳妇,正捂着嘴取笑张应忠,素来腼腆的张应忠,脸刷地红到了耳根,一个大男人急得结结巴巴地申辩:“我的汤圆包得好着呢,昨晚给我娘包了十几个,她吃了高兴得直流眼泪呢!”

“你倒是做得好,这个面兔子一只耳朵长一只耳朵短的,被你偷吃了吗?”张应忠不甘示弱地看了一眼王转明手中的作品。

俩人打趣,却引得满屋子60多个学员哄堂大笑,乡亲们七嘴八舌,说笑声此起彼伏。这个说:“我也要好好学,到餐馆打工,当面点师工资比服务员拿得多。”那个说:“最近娃娃们都回来了,学好了给他们多做些好吃的。”

农民工的创业园

近两年,精准扶贫政策陆续落地,焦家湾喜事连连。

先是连接陇西、通渭两县的马云公路通车,这条公路通过村里,使村里到县城的距离由50多公里缩短为20多公里;接着甘肃省总工会等部门筹集资金,帮助村里翻建了文化墙,为贫困户买了修房子的砖和水泥;为30多户建档立卡户提供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建圈舍、养牛羊,扩大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如今,全村牛羊存栏分别达到370头、1200只,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

最近,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县乡干部一起努力,与国林集团高科农牧生态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在焦家湾村建设占地1000亩、总投资2.1亿元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新产业。目前,规划中的100座食用菌大棚已有10座建成投产;预计年加工能力为5万吨的贮青精饲料加工基地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完工……

几个常年外出务工的小伙子兴奋地议论着:“流转土地是一笔收入,种饲用玉米每亩保底收入1350元,村里地多,今年我种20多亩玉米,8月份就收了,再出去找工作也行。”“我父母年龄大了,我就在创业园找份工作,承包一个菌棚,收入也有,还能在家里尽点孝心。”

澳洲种羊变“药膳羊”

这一天,省农牧厅给村里送来了澳洲产种公羊。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和村干部走村入户征求乡亲们的意见,决定11只种羊由村里养羊经验丰富、养殖数量超过30只的11户人家领养,其余养殖户本着就近和自愿的原则,与11户接成帮扶对子,改良品种。

陇西县是著名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素以黄(红)芪、党参、柴胡、板蓝根等闻名于世,有“千年药乡”“中国黄芪之乡”的美誉。帮扶工作队为此请来了县农牧局的专家教授乡亲们做微贮青饲料,在饲料中添加党参、黄芪等道地药材,养殖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更高的“药膳羊”。

正式引羊的那天下午,村里男女老少100多人围在村部的院子里,欢乐的笑声饱含着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饱含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回荡在焦家湾的上空……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