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3月07日 星期一

5位政协委员纵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家厉以宁发声——

与其养亏损企业,不如养职工

《工人日报》(2016年03月07日 01版)

本报北京3月6日电(记者沈刚 邓崎凡)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今天表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遇到职工下岗的困难时,与其养亏损企业,不如养职工。

他是在今天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发表这一观点的。厉以宁、陈锡文、易纲、常振明、许家印5位政协委员,在会上从各自角度畅谈适应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厉以宁委员表示,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两大困难:一是关停企业导致职工下岗。“中央现在的政策是包下来,与其养亏损的企业,不如养职工。职工生活有着落了,经过培训可以重新找到工作岗位。”二是补短板,这就需要创新,也必须在结构上做一些调整。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委员则表示,我国粮食“多了”和“少了”的现象并存,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他介绍,中国粮食总产量从2003年的8614亿斤增加到2015年的12429亿斤,“多了”。但也要看到,虽然12年连续增产,可大概还有400亿斤的缺口,需进口来弥补,这又“少了”。实际上,存在两个基本矛盾: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但品种结构在供给方和需求方还存在明显矛盾;我国粮食生产成本高、价格贵,和国际市场相比没有竞争力。

“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提高和稳定粮食产能;要加强粮食品种结构的调整,让它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依靠科技创新推出更优良的品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率。”他说。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振明委员则表示,供给侧存在着结构性问题,在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中比较突出。“怎么降成本?怎么去产能?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我认为转变企业的商业模式非常重要。过去注重大规模生产,提高产能和产量。但是现在要去产能了,需要技术革新,增加产品的质量、品种、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厉以宁委员还表示,他对2016年的中国经济抱有信心,经济趋势是稳中有进、稳中看好,并从宏观调控、投资和消费、民营经济活力、创新创业等方面加以佐证。他建议与会记者到北京中关村看看。“在那里,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后、科研机关人员、民营企业家,都在讨论创意、创业、创新。”

“这就是中国的未来。一个蓬勃的创新时代正在向我们走近。”厉以宁委员说。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