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2月09日 星期二

【新春走基层】除夕,他们在坚守

本报记者 彭文卓
《工人日报》(2016年02月09日 01版)

三场年夜饭

老朱的年夜饭提前到了下午4时50分,几盘水饺,没有白酒。

北京的老山城市休闲公园,与八宝山一街之隔,老朱是这里的护林员。

老朱今年62岁,河北石家庄人。此前在老家的林业局苗圃厂做过3年厨师,去年3月第一次出来打工。每月工资1900元,包吃包住,虽然365天不放假,但是老朱已经没老伴3年,一个人也习惯了。

这个春节,老朱要和另外9个护林员在除夕、初一、初五、十五的晚上巡查山脚下的马路,防止烟花爆竹的火苗进入林区。

饺子热气腾腾,不像家庭聚会那么热闹,但每个人也说了几句喜庆话,不时有人接到老家的电话。

5时20分,吃完了饺子,大家扛着防火工具出发,开始最后一轮巡山。

此时,刘雅倩也开始准备年夜饭。不过这饭不是她的,而是11桌客人的。刘雅倩是长安街上一家四星级饭店的营业部经理,每年除夕夜都是她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

客人陆续坐定,她开始在楼上楼下每个房间巡台,确保做菜、传菜、上菜的每个环节有效衔接。菜上齐了后,刘雅倩要给每桌客人送水饺、敬酒和拜年。

每次看到客人团聚时的场面,刘雅倩都会想起自己的家人。今年,妹妹出嫁了,她的父母要第一次两个人吃年夜饭。

刘雅倩忙着巡台的时候,北京市电力医院的小护士安安也吃起了她的年夜饭——速冻汤圆,这是母亲前几天特意给她做的。

医院每天都要有晚上待岗的护士,在家候着,医院一打电话必须半小时内到岗。安安的待岗班被排到了除夕到初五,父母回南方老家陪爷爷奶奶过年了,她的年夜饭一个人吃的。

晚上9点半,刘雅倩和大厨、服务员告别。像往年一样,妹妹从老家开车来接她。刘雅倩的家在河北高碑店,回去大约两个小时,除夕晚上没有大巴车,妹妹每年都来接她,即使今年出嫁了,这个习惯也没改。

老朱的最后一轮巡山也结束了。除夕晚上,远处不时有烟花绽放。前两天,老朱去市场买了一条鱼,收工后,他要和工友们一起再聚一下。

刘雅倩回到家时,父母早已把饺子皮和肉馅都准备好了。大家一起说说笑笑的功夫,年初一的饺子都包出来了。

这时候,安安却在医院刚忙完。9点多,她接到电话,半小时后,她如期赶到医院。

换上工作服、帽子和口罩,到手术间确认手术通知,准备手术需要的纱布、缝纫针等工具,对手术区域消毒……这是一个刚刚送来的剖腹产孕妇。

1个多小时后,新生儿带着响亮的啼哭出生了……(本报北京2月8日电)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