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总开创灵活多样的工会组建模式
【全面建小康 建功“十三五”】流动务工者可通过手机申请入会
《工人日报》(2015年12月19日 01版)
本报讯 (记者毛浓曦)工程项目中大量使用的农民工究竟该到哪里入会?劳务派遣工劳动关系和用人单位的分离,造成入会、日常活动的难题如何解决?季节性临时工会籍怎么管理?近日,陕西省总工会出台《流动务工人员会籍管理暂行办法》,以制度创新应对出现的入会难题。
陕西省总出台办法前展开了调研和理论探讨,逐渐明确思路:针对具体难题,各个击破,分头创新管理办法。最终的创新成果体现在该办法内容中:“创新建立项目工会、托管工会、联合基层工会、区域性工会、行业性工会等灵活多样的工会组建模式。”同时办法提出简化入会方式,要求“引导流动务工人员通过手机、网络、邮件等多种途径向所在单位工会表达入会愿望”。
据了解,项目工会即建设项目在开工时,专门成立的工会,建设项目结束后,工会终止。陕西省总要求流动务工人员直接加入项目工会;或者由项目工会、专业承包企业工会、施工劳务企业工会联合成立工程项目联合基层工会,对聚集在项目上的流动务工会员进行管理,联合开展行动;在县域范围内,多个工程项目工会可按联合制、代表制原则建立项目工会联合会。
对劳务派遣工,办法首先要求劳务派遣企业建立工会,吸收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在派遣期间,劳务派遣企业工会与用工单位工会签订委托管理协议,委托用工单位工会代管劳务派遣工。对劳务派遣单位没有建立工会的,劳务派遣工可直接加入用工单位工会。
对其他情况的小规模、临时性用工,陕西省总要求建立联合基层工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以及市场工会、写字楼工会、商业街工会等联合工会组织,将员工吸收到工会中来。陕西省总特别强调:“凡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流动务工人员,不论户籍所在地、用工形式如何,不论工作时间长短,都要依法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