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云南工会重视发掘一线高技能人才

在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引导、工作上培养、生活上关爱,使车工耿家盛等一批高技能工人不断涌现

《工人日报》(2015年10月15日 01版)

本报讯 (记者陈昌云 黄榆)“没有工会帮助,我就没有今天的成就。”10月13日,受邀在北京出席当天举行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授奖仪式的全国劳模耿家盛表示,云南省委、省政府为促进高技术工人成长成才而建立的各项机制、体制,以及云南工会的积极投入、创新,为像他这样的产业技术工人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耿家盛是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拉丝机分公司车工、高级技师,他于1982年技校毕业参加工作,1984年11月起在昆明重工从事车工工作,迄今已31年。

在云南省总的大力推动下,2003年6月28日至7月2日,耿家盛等17名技术工人取得代表昆明市参加“云南省职工技术技能大赛”的参赛资格;当年9月9日,耿家盛获得“云南省职工技术技能大赛”车工工种第二名,同时取得代表云南省10月赴吉林省长春市一汽技校参加“全国职工技术技能大赛”的参赛资格;10月24日,耿家盛在全国车工工种比赛中获得第14名。

获得第14名的好成绩后,耿家盛被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车工高级技师;2004年4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12月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0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2006年2月20日,被云南省政府授予“兴滇技能人才”荣誉称号,同年7月4日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首届“兴滇人才奖”。

在耿家盛成长的过程中,以省总为代表的云南各级工会对他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引导、工作上培养、生活上关爱,把他从一个技术岗位上的普通工人,培育成云南省赫赫有名的技术工人典范。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张百如把耿家盛的事迹提炼为“三高一多”:“思想境界高、劳动技能高、群众评价高、社会贡献多” 。

“云南有766万职工,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急需一大批有道德、有情操、有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云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惠萍告诉记者,“仅2013年至今,省总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开展了‘云岭职工人才工程’,以采矿、冶金、制造、建筑、交通运输、生物制药、旅游、餐饮、服务等行业中的一线职工为重点,按照制定计划、开展培训、技能鉴定、颁发证书等步骤,通过组织全省职工开展技术培训、技能竞赛和名师带徒等技能提升活动,使24万多名职工取得了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其中有高技能人才2.8万人,农民工12.3万人。耿家盛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