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蓝旗漫卷“中国风”

——沈阳军区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履行维和使命纪事

本报记者 甘皙
《工人日报》(2014年11月15日 02版)

伴随着高昂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沈阳军区领导把一枚枚金灿灿的荣誉勋章,郑重挂在官兵挺起的胸膛前。

勋章与奖章交错,泪光与荧光辉映。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表彰大会颁奖现场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生动画面,回放着395名维和官兵试剑沙场、不惧生死的动人故事,在维和部队蓝色的旗帜上镌刻下中国军人光辉的业绩。

“背负的是重托,履行的是使命”

铁翼飞旋,马达轰鸣。中国政府向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特派团(以下简称联马团)派遣的维和部队,于2013年12月乘机从哈尔滨出发,抵达马里共和国著名城市——加奥。

虽然预先想到了面临的困难,但无法忍受的蚊虫叮咬、能够把帐篷连人卷起的沙暴,还是让他们难以招架;尽管曾进行了耐热训练,但多数人还是出现水土不服,最多一天高烧人数超过五分之一,有人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更为严酷的,就是生死考验。联马团超级营地频繁受到袭击,有时一天遭遇两枚火箭弹袭击,最近一处弹着点距离作业区不足200米。巨大冲击力在地面掏出一个直径10多米、深5米的弹坑。

抵达后的第一个晚上,31个哨位全部上岗执勤,9个机动巡逻小组亮相任务责任区,携带的枪械、工兵、医疗设备性能得到恢复。中国军队是非盟外第一支部署到位、第一时间接受任务、第一个处置恐怖事件的部队。工兵分队长李凯华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什么是报国?报国就是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无论有天大的困难,你都能站在需要的战位上!”

“比拼的是坚守,见证的是智慧”

中国军队在马里的表现催生着一个个带有“中国”字样的维和标准问世:警卫分队开创“首次担负快速反应支援拳头”、“首次组建服务联合国平战结合仪仗队”等6项我军维和历史先河,创立的“中国安全标准”、“中国专业警戒”等8项联合国公认的维和之最。

在沙漠腹地执行建设任务的荷兰工兵,频遭恐怖袭击,他们请求中国警卫分队为其提供安全防卫。这是我军自1990年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首次派出安全部队为外军提供全域安全防卫。

荷兰建设任务区东邻机场,70%的火箭弹袭击都发生在周边,防卫如同在“靶心跳舞”。警卫分队抽出特战、排爆等专业40人组成精干多能的独立模块,在近摄氏60度酷暑环境下连续执行任务8个月,受到联马团安全官员“你们是我所见过最专业、最过硬、最负责警卫部队”的高度评价。

“燃烧的是生命,建立的是功勋”

马里是联合国维和区中武装派别斗争激烈、恐怖袭击频繁、维和部队伤亡严重的任务区。5月中旬以来,马里局势进一步恶化,反政府武装推进至距维和部队营地不到20公里,战区司令部直接暴露于前沿。

动荡的时局,使维和官兵随时面临着紧急任务的考验。6月4日凌晨,外军5名维和官兵遭遇路边炸弹袭击,在与反政府武装激烈交火中受伤。医疗应急分队立即驱动装甲救护车,冒着随时可能遭受袭击的危险,把伤员安全接回医院,并在五个医疗室同时上演“生死时速”。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苏和视察医疗队闻听此事,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感谢中国,感谢医疗队一流的奉献与合作!”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