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4年10月02日 星期四

烟台市总“文化下基层”成亮丽名片

职工演给职工看 工作生产两不误

基层不掏一分钱可观看百场艺术团演出

《工人日报》(2014年10月02日 01版)

本报讯 (记者杨明清)成立4年,到基层一线慰问演出350余场次,带动各级工会、企业文艺团队参与演出上万场次,山东省烟台市职工艺术团在市总工会每年200多万元补贴资金的支持下,今年下基层演出将超过百场。艺术团下基层演出,基层不用掏一分钱,烟台市总工会推出的“文化下基层”活动,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2010年春,烟台市职工艺术团成立,以签约的形式汇集了近百名优秀职工文艺人才。建团之初,艺术团存在演职人员不固定、编创排演节目困难多、演出设备靠租借、演出费用支出较大等诸多问题。市总工会经过考察学习、专题研讨及广泛征求意见后明确,经费由市总拨付,每年拿出200多万元,解决了制约艺术团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此基础上,烟台市职工艺术团招聘了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演艺人才,演员阵容得到充实,演出拓展到歌、舞、戏曲、小品、相声、快板、器乐合奏等多种艺术形式。他们还注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演艺人才的储备和积累,遍布全市的“编外”演职队伍由原来的60余人增加到百余人,为职工艺术团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据介绍,职工艺术团在制订年度演出计划时,会根据拟慰问“对象”的行业特点、工作性质、生产规律,力争做到观看演出和工作生产两不误。如把到企业慰问演出时间放在重大节日前夕的生产空当或行业庆典之际,而面向市区广大职工的慰问演出,则放在重大节假日或双休日的社会文化休闲广场。

艺术团坚持“职工演给职工看”,采取灵活的演出形式,精心编排新颖独特、内容丰富、职工喜闻乐见的歌舞、戏曲、小品相声、魔术杂技、京剧等节目,不仅有文艺晚会这种大而全的形式,而且更多地采用短而精的小分队形式,进班组、到工地慰问演出。演出中经常采取与职工互动等形式活跃演出氛围,增强演出效果。

为了使演出节目贴近职工工作和生活,艺术团积极创新节目内容,深入基层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军营收集第一手资料,筛选创作素材,多方捕捉灵感。他们创作演出的小品《对门》、《毫不客气地说》分获山东省文化星光奖一等奖和泰山文艺奖。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