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4年09月21日 星期日

在亚运赛场中,不同国家产品之间的激烈竞争,并不逊色于体育赛事

中国制造惊艳亮相亚运会

《工人日报》(2014年09月21日 01版)

本报仁川9月20日电 (记者郎成)无论是“都教授”望远镜里看到的万里长城,还是最终引爆全场、与鸟叔合作演出的钢琴家郎朗,在本届亚运会开幕式上,中国元素的亮相都让人们印象深刻。而在本届亚运会中,带有明显中国元素的“中国制造”,同样也占有一席之地,在许多领域的竞争力亦不弱于韩国制造。不同国家产品之间的激烈竞争,并不逊色于体育赛事。

据了解,本届亚运会共有约30000名工作人员,如志愿者、组委会工作人员、技术官员、赛会工作人员和火炬手身上的服装均由中国品牌361°提供——开幕式点燃亚运圣火的李英爱,在高举火炬的瞬间,胸前明显的361°标志也通过电视转播、相机镜头在亚洲范围内广泛传播。

作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12年亚洲沙滩运动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装备赞助商,中国品牌361°此次进军仁川,不仅赞助运动服,还与三星电子、现代·起亚汽车、SK通讯等韩国本土大企业一起成为赞助1500万美元(约155亿韩元)以上的“声望伙伴”,成为这一等级中唯一一家海外品牌。

据韩国媒体报道,361°对于韩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品牌。部分韩国民众认为,亚运会是和奥运会、世界杯一样向外界宣传主办国实力和品牌的良机,然而组委会却将机会给了中国企业。而在361°于本届亚运会之前播放出其签约运动员孙杨挑战韩国游泳名将朴泰桓的广告之后,更是引起不小的争议。

组委会相关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虽然此前有耐克、阿迪达斯以及一些韩国运动品牌与仁川亚运会有过接触,但“361°是唯一满足条件的公司”。

除此之外,亚运会纪念品也是展现中国制造的一大“战场”。在聚集了亚洲各国记者的主媒体中心内,纪念品商店的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表示,从9月17日至今,纪念品的销量每天都在增长,其中,卖的最好的就是本届亚运会吉祥物,而这恰好是由中国厂家代工制造。

在仁川人口相对密集的延寿区东春洞,记者来到一家名为“SQUARE 1”的百货商场内,据纪念品销售专柜的崔英美女士介绍,当地人同样对于本届亚运会吉祥物情有独钟。随着亚运会的开幕,崔英美所在专柜的日销售额最高达到350万韩元(超过2万人民币)。

不过,中国制造也有弱势之处,本届亚运会纪念品共有25个品种多达106个款式,其中,韩国制造的商品占据绝大多数,从小的手机饰品、名片夹,到大的服装、背包。而来自“中国制造”的仅有吉祥物玩偶、雨伞等少数几样。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