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4年09月05日 星期五

以劳模为引领 让节能成“习惯”

邓建军科研组参与技改500多项

在劳模带动下,企业涌现一批节能减排先进班组

《工人日报》(2014年09月05日 02版)

本报讯 (记者彭文卓)“截至目前,他们负责或参与的技改项目达到500多个,攻克重大技术难题30个。”在9月3日召开的“纺织行业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来自江苏的邓建军科研组交上了一张漂亮答卷,被与会专家誉为职工践行节能减排的佼佼者。

纺织印染行业是用水大户,也是污水的“第一出口”。为此,江苏常州黑牡丹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以全国劳动模范邓建军命名的“邓建军科研组”,吸收来自安装、调试、维修、改造等车间的一线青年技术骨干,重点围绕废水处理中水回用、余热回收、用电节能等主要环节开展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与应用。

“节水达到85%、节能30%以上,实现废水零排放。”这是企业运行邓建军科研组“低碳节水型牛仔纱线清洁染色关键技术”后产生的显著效应,该技术从源头上阻断了牛仔纱线染整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并带动包括染化料企业、纺织印染设备企业的产业链同步发展。

与此同时,邓建军科研组盯上了“节水”环节,研发了《改进生产工艺、改造染色设备及后整理设备,节能减排,提升牛仔布的产品水平》项目。投资建造了污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设施,提高了染料利用率,减少了新鲜用水量,中水回用率实现近40%。此外,科研组还对传统的定型机进行改造,仅采用天然气燃烧进行布面定型一项,每年就为企业减少约1000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4.5吨、氮氧化物排放约9.8吨。

“人人都是节能减排的宣传员、落实者。”在邓建军科研组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一线职工和班组主动参与节能减排创新。黑牡丹公司涌现了蔡志忠染色组、浆染乙班、后纺保养组等一批节能减排先进班组,“走循环低碳之路、建节能绿色企业”,正从“口号”变为“习惯”。

据了解,邓建军科研组将与大专院校等共同研发、应用新成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装备或生产技术,并推动生产出更多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助力印染行业降低污水排放。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