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浙江农村 “ 种文化 ”
“村里的文艺骨干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编排新节目了。”连日来忙着组织排练节目参加演出的村妇女干部黄沛英说。2013年12月29日晚,新昌县梅渚镇梅渚村迎来了“中国梦·新昌美——文化礼堂闹新春”农民新年晚会。这已是新昌县第四年举办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草根新年晚会。
文化礼堂蓬勃生长,是2013年浙江乡村文化建设的亮点所在:不到一年时间里,1300多座文化礼堂建成,说学逗唱、开蒙学技、村委选举……这里成为乡村百姓的精神家园。
事实上,文化礼堂的红火之路,起于浙江省蓬勃开展的“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2007年春天,浙江4个县市8个村的村民发起了《我们都来“种文化”》的倡议,“种文化”很快在全省61个县的100多个村开展起来。村民们的行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呼应,2008年,浙江省出台了意见和实施方案,在全省农村启动“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几年来,活态传承了文化遗产,使农村文化活动成为浙江农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
种文化,关键在“种”,扎根乡土。
乡里生土里长的文化礼堂,成为“种文化”的最佳阵地。
2013年年初,建设1000个农村文化礼堂作为10件惠民实事之一,被写入浙江政府工作报告。
截至2013年底,1337个文化礼堂已遍及浙江乡村成为当地的精神文化地标,成为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也为“种文化”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种文化,关键在“育”,雨露滋养。
2011年,浙江省印发关于在全省广泛开展农村“种文化”培训辅导活动的通知,开展扎实有效全面的培训辅导工作。近年来,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每年赴20个县市区开展“种文化”培训辅导示范活动,累计提供各类文化培训项目225个,培训农民群众1.2万多人次。在农事之余,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父老乡亲投身其中,创造文化,分享成果。
种文化,关键在“活”,生生不息。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百姓创造……浙江农村展开的这场“种文化”活动,不仅在农村种下了一颗颗生命力旺盛的文化种子,还培育了一支支土生土长的文化队伍,传承了一批批活态的文化遗产。这些种子在农村生根发芽,这些队伍在农村火热的生活中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草根文艺。百川归海,浙江“千镇万村种文化”激发出的蓬勃文化创造力,将汇聚成共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据新华社杭州1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