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17万职工争献“金点子”
提出合理化建议7.1万条
本报北京1月8日电(记者于宛尼)“17.3万名员工参与,提出7.1万条合理化建议。”面对传统邮政业务在新经济形势下所受到的挑战,全国邮政系统职工积极为企业改革出谋献计。记者今天获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工会对职工提出的“金点子”进行评审,125个集体和个人获得表彰。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2013年7月起,中国邮政集团在全系统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设立总经理信箱,建议内容涉及经营、管理、技术、服务、安全等方面,职工建议只要通过可行性分析就能进行改革试点。”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张亚非介绍说。
2013年12月9日,浙江省台州市邮政局在黄岩区建成首个社区E邮站点。“E邮站是快递包裹的智能交换站,客户可凭快递包裹号、投递员密码就近取快件。”浙江省邮政公司职工鞠勇介绍其建议,这缘于他常听到有人抱怨邮政快递收发不方便。通过调研,省邮政公司利用现有报刊亭的布点开发设计适合E邮站运营的新报刊亭,使邮政投递从信报箱时代走向“智能交换箱”时代。
银行柜台业务办理需一一核实信息,进行客户授权等工作,这增加了安全性但也让邮储银行营业柜台前常常人满为患。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提出了“关于以网点远程集中授权管理促流程化银行建设的建议”。自主研发的远程集中授权系统实现对个人业务的集中授权,客户不用去柜台就可以办理人民币储蓄、汇兑、外币、中间业务。截至2013年12月12日,北京分行南区支行下辖的21个网点试点3个月,授权交易4.1万笔,成功率达97%。4名远程授权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可替代网点支行长、营业主管70%的工作量。
“合理化建议活动汇集了职工的智慧,使工会品牌活动在新经济形势下焕发新活力。”四川省邮政局原副局长谭炳详说,已年近70的他被特邀为合理化建议评审专家组组长。据统计,全国邮政系统已有17.3万名员工参与了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参与率达19%,5条建议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