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三甲典范 建一流名院
——重庆垫江县中医院创新发展纪实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成立于1984年,是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实习基地,医院先后荣获“人民群众放心(满意)医院”、“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标兵”、“重庆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示范中医院”、“白求恩精神示范医院”、“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中医护理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医院始终以传承中医药,突出特色,打造全国名院为办院宗旨,以弘扬国粹、锐意创新、以人为本、铸造辉煌为院训,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医疗服务。
完善软、硬件设施 提高医疗水平
一所出色的医院,仅仅拥有好的医生是远远不够的。领导的重视和制定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会使医院的未来走向一个更高的起点。多年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医院发展,多次深入医院调研指导工作、帮助医院制定建设规划,解决医院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近年来,医院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2亿元,新建2.8万平方米住院大楼;利用世界银行贷款8000万元拟新建内科大楼2.6万平方米,现已进入方案设计阶段;投资2000余万元分别用于装修门诊楼、建设中药制剂室和规范化消毒供应中心、完善医院网络信息系统。
现今,医院占地面积52亩,业务用房4.1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重庆市名中医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基层名中医1人,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个人1人,重庆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
医院在拥有16层螺旋CT、核磁共振等先进医疗设备的同时,还配备有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等中医特色诊疗设备。按照GPP标准建设的制剂室,能生产10个剂型、40个品种以上中药制剂。
另外,医院设有门诊部、急救部、住院部、医技部、药学部、分院、社区卫生等七大功能区。拥有一级学科17个,设特色专科(专病)门诊34个,开设病床科室27个,医技辅助科室10个。骨伤科、心脑血管病科、风湿科、肺病科是市级中医重点专科,针灸理疗科是国家级特色专科,风湿科是国家卫计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护理学、心血管科、耳鼻喉科是“十二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心血管病科是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高血压防治基地。临床科室中医特色突出,能充分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加强党群建设 创先争优转作风
自2010年以来,垫江中医院持续开展党群建设。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院党委紧密结合中心工作,以“创建三甲医院,打造全国名院”为主题,以“五活动五评比”为载体,以“一讲二评三公示”为抓手,引导全院职工在提高业务素质、转变行业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真正做到了事事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个个有任务,切实解决活动中凉、虚、软、疲等问题,推动活动深入发展,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活动中,院党委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党员职工作风转变和“健康垫江”建设相结合,着力引导党员职工把活动中迸发出的热情转化为加强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力,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在提高医院服务水平上创先争优。自活动开展以来,收到病人感谢信41封,锦旗9面,拒收红包80余次,上交红包1.21万元,处理违规违纪18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9.2%。
院党委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三诊三送”、“结穷亲”以及“讲读唱传”有机结合。党员干部下访调查研究20天,结对帮扶因病致穷的患者15户,送科技致富杂志120本,为群众出21条金点子,为贫困群众捐款1.5万多元。累计义诊1523人次,健康检查4712人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6028人次,接待咨询群众3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近1万份。送出病床80张、出诊箱742个、银针1.5万支、艾条1万支。在全县推广适宜技术12项,中医适宜技术培训742人。为贫困群众减免医药费260万元。
发挥中医特色 弘扬国粹经典
中医继承与流传,事关国粹经典的弘扬。医院把发挥医药特色优势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先后成立了“外治小组”,以心脑血管病专科和风湿疼痛科为突破口,进行在院病人的内外结合治疗,外治主要以针灸、推拿按摩、药物熏洗、养生保健等为特色的中医传统治疗手段参与。同时、把骨伤科成功申报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并与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脾胃病专科协作,将医院脾胃病专科医护人员团队送到该院强化培训,努力打造脾胃病专科中医特色,积极创建国家级重点专科。
该院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年中医文化建设要求,和相关部门一道,规范了全院科室命名、美化了医院中医文化环境。还与县残联协作,成立了“残疾人肢体康复中心”,并积极开展残疾人肢体康复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该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健康管理学院”、“北京中康集元健康科技公司”协作,成立“重庆生命健康管理研究与培训基地”,结合现代科技,运用红外热成像扫描系统和亚健康综合检测系统等先进设备,对健康人群或亚健康人群进行检测,应用中医治未病理念,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
合理人才结构 科学财务管理
人才结构的合理化和“量入为出”的财务管理办法是医院健康迅猛发展的基础。
目前,该院专业技术人员666人,高级职称63人,中级职称96人,初级职称405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121人,占执业医师的64%。其中,中医类别硕士研究生27名、大学本科生158名。全院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32人,在读博士生2人。近几年来,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6项,科研立项12项、结题5项,获重庆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236篇,其中SCI文章6篇。
垫江中医院在财务上认真制定收支预算,不断健全费用报销制度及审批制度,规范药品销售价格。并且认真执行上级有关政策,加强了固定资产的管理,真实反映医院资产状况。
目前,医院资产总值达到31155.5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2053.11万元,医疗设备总值6106.75万元;不断加强内审工作,确保医院资金合理利用全年内审金额达5206.59万元,仅住宿楼审计就节约资金366.5万元,
以患者为中心 服务群众永不停歇
医院始终把患者满意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关注患者、关注服务、关注质量、关注安全,极大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病员满意度达99%以上。
医疗质量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垫江中医院狠下功夫,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形成了“质量兴院”的良好风气。将市、县卫生局部署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与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相结合,把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
医院优化了基础设施和文化软件设施建设,不但改善了病人在医院看病的效率和质量,也优化了医生、护士的工作环境,为医院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追求没有终点,服务永不停歇!垫江中医院将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