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长春采油厂深化干部下基层活动
“把办公桌搬到生产一线”
现场为基层职工解决生产生活重大难题近60个
本报讯(记者彭冰 通讯员孙海杰 王建国)“伊通采油三队管辖面积大,井组数量多,一线职工巡井时间长。厂长张海龙率班子成员在下基层活动中,现场办公,给每个井组都配备了1台电动自行车……”近日,记者到吉林油田长春采油厂采访时,该厂职工兴奋地告诉记者,两个多月来,该厂领导干部通过“把办公桌搬到生产一线”,现场为基层职工解决生产生活重大难题近60个。
据了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这个厂不断深化拓展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由厂领导带头,处、科、站队三级领导干部坚持深入站队及班组,在与基层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同时,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
该厂联合站25个路灯,因线路问题集体“瘫痪”,听到职工反映夜间无照明,领导干部现场办公,当即拍板“整体改造照明线路”,很快就使这些路灯重放光明。伊通采油三队远离厂区,生活设施简陋,生产生活环境急需改善,却一直苦于没有资金。厂领导获悉情况后,当场研究决定为其投资20万元。日前,各项施工已全部完成,呈现在面前的是宽畅明亮的队部和舒适的生活区。伊52区块食堂有两位外雇人员,一年没有领到工资。领导干部现场受理问题、现场责成劳资科理清症结所在,拿出解决方案,不出半个月,工资就打到了两人账上……
在坚持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同时,该厂还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实地走访员工家庭,入户了解员工群众生活情况,并与零就业家庭、子女上学难家庭等特殊家庭结成帮扶对子。职工于志良2013年将家迁到了吉林油田总部所在的松原市,但孩子转学遇到困难,厂党委书记孙广君通过“大走访”获悉情况后,出面协调教育部门,帮其化解了难题。
“通过下基层、大走访、大调研,听民声、察民情、体民意,领导班子还主动强化了公车管理。比如,我们有4位厂领导家住松原市,4位领导家住长春市,过去回家时都是一人一台车,现在则改成了‘拼车’,长春的领导每天发一台车,松原的领导只在每周五发一台车……”职工们感慨地说,这一件件实事、好事折射出了干部作风的变化,进一步促进了厂区和谐,也让他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