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区总探索劳模精细化服务
《工人日报》(2014年01月02日 02版)
本报讯 (记者黄仕强)为准确掌握劳模基本情况,今年以来,重庆黔江区总工会采取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和上门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区内全国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市)部级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区级先进生产者和工作者开展普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当前劳模群体的新特点。
调查发现,该区劳模出现明显的老龄化趋势。据统计,全区50岁以上劳模占总数的47.8%,且劳模生活状况参差不齐。此外,数据还表明,目前知识型、科技型、创新型劳模日益增多,行业分布日趋广泛化。针对劳模群体的这些变化,黔江区总提出,工会应对劳模加大服务力度,而且服务工作应向精细化转变。
为此,黔江区总大胆创新,形成了以“八分八有”为载体的劳模精细化服务模式,即分片调查,情况有档案;分类管理,服务有侧重;分级联系,关爱有机制;分线走访,工作有考核;分区建室,引领有载体;分项服务,常年有关爱;分头宣传,行行有标兵;分层集资,运行有保障。同时,区总将劳模服务重点放在“帮扶救助”、“疏导关怀”和“示范引领”上,对劳模实行差异化帮扶与系统管理,实现了劳模工作从常规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据黔江区总负责人介绍,今后,工会工作还将不断向基层延伸,向农村、社区、机关延伸,向在岗劳模、一线职工和基层工会延伸,切实扩大工会工作的覆盖面,使工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