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4年01月02日 星期四

黑龙江省总一项调研发现,劳模们对实际工作中掌握先进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

“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劳模?”

本报记者 张世光
《工人日报》(2014年01月02日 01版)

“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劳模?”

日前,由黑龙江省总工会主办的省一线工人劳模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培训班在哈尔滨落幕,来自全省各个行业的67名劳动模范,在3个星期的时间里学习了目前行业内前沿的数控技术、特种加工技术、纳米科学与技术等10个方面的课题。

在即将结课的一次讨论上,原本征求意见和建议的话题竟意外转移,参会者热烈地讨论起“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劳模”的话题。

其实,这个话题不是在讨论会上才被提出来的,在此前培训的课堂上,在参观企业车间时,都被大家热烈地讨论着。

组织劳模疗休养、与知名医院共建劳模体检中心……近年来,黑龙江省总工会不断开拓关心关爱劳模渠道,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把社会赋予的荣誉送到这些劳动者身边。

劳模们需要的关心是否仅限于物质、待遇方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2013年初以来,黑龙江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在调研时发现,劳模们对实际工作中掌握先进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

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付尧向记者介绍,根据劳模们提出的要求,经总研究决定,在全省范围内举办首届一线工人劳模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培训班。

省总邀请了国家重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老师们来为劳模们讲座。9位老师中,有4位博士生导师,另外5位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是在研究领域内有着丰硕成果的专家。

在课程安排上,与制造业工作一线密切相关的数控、机械加工、特种加工方面的内容,被当做了重点内容。

“劳模必须是干在前面的人,要想干在前面,就必须先学在前面。”中国通用齐齐哈尔二机床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加事业部马兵认为,自己通过学习这些前沿技术和知识,开阔了视野,重新认识了自己所从事的机械加工行业,“这些前沿知识,在为我们指引了前进方向的同时,也会让我们少走不少弯路。”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操作技术员李松认为,这次的先进制造技术培训班办得很好,很及时。他希望培训班再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大家能够切磋、探讨一些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学员间的切磋加上专家们的点评,这样的效果是否会更好一些?”

据了解,本次培训班还安排了纳米科学与技术、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技术创新等不一定与当下实际工作紧密联系,但代表行业未来发展走向方面的新知识。对于学习这些新技术,劳模们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过去别人干一份活,我干两份;别人不加班,我加班,这就叫劳模。但现在不行了。”来自哈尔滨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坯料加工厂的高级技师李凤宝认为,带头学习高端技术,是当代劳模“吃苦耐劳”“讲奉献”的体现。“只有带动大家一起学习先进技术,一起进步,为社会创造效益,这才是真正的模范带头作用。”

“广大劳模只有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先进性,才能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时代的楷模。”黑龙江省总工会主席王悦华表示,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劳模“出大力、流大汗”的单纯体力劳动者形象正在向智能型、知识型、复合型、创新型转变。广大劳模不仅需要发扬老一代劳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更需要站在时代前列,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