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4年01月02日 星期四

元旦假期,许多职工仍坚守工作岗位,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保障着千家万户的温暖幸福。大家表示——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 确保群众过一个祥和节日

《工人日报》(2014年01月02日 01版)

本报1月1日综合报道 今天,在2014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祖国的大地上,当人们享受元旦假期的欢愉时,很多职工仍坚守工作岗位,奋战在劳动的第一线,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保障着民生项目的正常运转。

本报记者今天走进生产车间、工地一线,对节日里坚守岗位的职工进行采访时,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28日在北京市看望一线职工时,向全国生产一线的干部职工致以新年的问候,向在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句句都说到了职工的心坎上,充满了暖意,让他们备感温暖。职工们表示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确保人民过一个祥和的节日。

1月1日一早,中铝贵州分公司碳素厂五车间生产三班路检工刘林森将孩子安顿好,就赶忙坐班车来到车间,和他的8名同事一起开始工作。记者跟随他走进焙烧车间后,瞬间就被热浪紧紧包围,只见地上两行巨大的燃烧架发出嘶嘶声鸣,一排排密封孔吐着热气。

刘林森的工作就是要不停地在车间巡检温度表,一旦发现温度出现偏差,就要马上排除故障。“1170摄氏度是标准温度,能烧出最好的碳块,差1摄氏度也会生产出有缺陷的产品,我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在一个表盘上,刘林森发现温度不够,于是他奔向燃烧架中间的焙烧炉,摆弄起密封孔来。他对记者说,“你不能上来,如果你站在这地上超过2分钟,普通鞋子的胶底就会熔化。”

生产三班班长张迎明告诉记者,碳素生产环境艰苦,也难得休息。直到中午12时,职工们才依次来到中控室吃饭休息。

“前两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看望一线职工,那是对咱职工辛勤劳动的肯定,让我真切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和价值。党和国家对工人的辛苦这么理解,我干活越来越有劲儿了。”张迎明表示。

“如果我们不值班坚守,那么老百姓一旦遇到用电问题就没法解决了!”今天,成都电力高新共产党员服务队辜翔等3人被安排值守新年“第一班”。

辜翔告诉记者,在上午3个半小时里,他们为辖区内一位外籍用户送去电卡,到一位居民家查找断电原因,并恢复用电。他们还按照2013年初就已启动的“电力连心桥无忧行动”的有关要求,专程到一位空巢老人家帮助检查用电情况,陪老人聊天为他解闷。

辜翔说,尽管不能和家人在一起欢度元旦,但每每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百忙中还抽空去看望慰问在一线坚守岗位的职工,并表示从事送温暖、送光明的工作很光荣,很有意义,自己就从心里感到很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叮嘱职工要一丝不苟做好工作,让家家户户过一个温暖的冬季、过一个祥和的节日。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干好自己的工作。”

早8时,50岁的廖继文走进了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油品储运厂油品调和车间泵房,按照当天的工作进度,廖继文和17名同事,要输转2万到3万吨的清洁油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桥热电有限公司对职工的问候和感谢让我感到很自豪。习近平总书记叮嘱企业一定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作为炼油企业的员工,我们一定会牢牢记住这句话。”廖继文说。

21岁的湖北籍农民工张乐涛服务于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武汉中心项目,他已是第3次在工地上过元旦了。站在140多米的高空,脸被吹得涨红的张乐涛说,上下主塔楼要很长时间,平时吃饭就在施工现场吃,食堂厨师把饭给送上来。“项目上发了棉服、手套、棉鞋,有时候食堂还会熬些姜汤送上来,给我们驱寒。”

项目工长周淳告诉记者:“寒冬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到生产一线看望一线职工时,向在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总书记时刻牵挂着一线职工,关心着普通职工,更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付出是有价值的,更深切体会到了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内涵。”

(本报记者康劲 赵福中 高柱 李丰 张翀 通讯员江敏 占金菊 刘凯 钱双庆采写)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