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威海以创新驱动企业增效职工“提素”

工会广搭平台、激发活力,仅今年以来全市职工提合理化建议11万多条,创效逾16亿元

《工人日报》(2013年12月10日 02版)

本报讯(记者杨明清)“这种空气弹簧原来每个进价311元,一台机器每月要用掉30个,而我用边脚料设计的这种空气弹簧,每个成本仅20元,每月只需4个,1年下来可以节约成本11万元。”日前,在山东威海三角集团职工创新工作室内,职工刘政君向记者介绍他的技术创新成果。而这只是威海市总工会在全市企业中力推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了解决职工技能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缺乏的问题,今年,威海市总广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以创新工作室建设、技能培训、技术比武、“五小”活动等为主要内容,以创新为主要手段,着力提升职工技能水平。

为了更好地推动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市总制定了“有场所、有制度、有团队、有活动、有规划”的“五有标准”,并按照这一标准在全市打造了30多个示范样板,极大调动了企业积极性。如今,在工会组织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职工创新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广大职工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才能的绝佳平台。目前,该市共成立150多个职工创新工作室,整合出2500多人的技术工人团队,仅今年就完成技改项目600多项,技术革新800多项,帮助企业增加效益6亿多元。

同时,威海市总通过开展“五小”活动,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将“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助推企业发展。为进一步点燃职工的创新热情,威海市总还通过举办职工“双百”成果评选活动,对优秀创新成果进行表彰。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市职工共提合理化建议11万多条,技术革新4122项,发明创造2674项,创效16.2亿元。

今年,威海市总按照“全员发动、全员培训、全员提升”的总体要求,对30多万名职工进行了技能培训。在组织开展“大课堂”培训的基础上,还充分发挥首席技师、创新能手、金牌职工的作用,以传授和学习技术绝活为重点,开展“千名技师带高徒”和“师徒结对”活动,快速有效地提升职工技能水平。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