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去世半年后审计发现集体尚欠他6万元

青岛开发区再次掀起学习张玉刚的热潮

《工人日报》(2013年11月10日 01版)

本报讯 (记者杨明清)日前,青岛开发区再次掀起学习张玉刚的热潮,有关部门近日对北窑社区的财政进行审计中发现:至今社区还欠张玉刚6万元。这个事情张玉刚生前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

张玉刚生前是青岛开发区北窑社区的党支部书记,是山东省劳动模范。今年春节前一次偶然的查体,张玉刚被查出肝癌晚期,在北京治疗期间,医生告诉他,可以通过药物延长一个月的生命,张玉刚毅然放弃了,在他生命最后的三天里,“村里在滨海街道那边的厂房,已完工了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未建好,请办事处帮忙建好,并找到合适的公司出租出去……再就是月亮湖的项目,框架协议已签订,后续工作请办事处帮村里完成。”这是张玉刚对组织上的最后要求。张玉刚27岁在家乡黄岛区灵山卫街道北窑村当选村委会主任,29岁上任村党支部书记,今年5月9日因病去世,在社区任职十余年,他带领那个曾一穷二白的小山村走上致富路,让乡亲们过上了居住环境优雅、社会保障齐全、衣食无忧的新生活,而他却为此付出了生命。

2002年,27岁的张玉刚已经资产过百万。就在他的生意风生水起、财富快速增长的时候,他回村参选了村主任。十年前的北窑村100多户、300多口人,只有100亩薄地和1000亩荒山,“看坡一片黄,土地不长粮,户户吃救济,老人守破房”。张玉刚上任第一件事就解决了村里的老大难吃水问题。北窑地处小珠山深处,一直没有通上自来水,村民要往返十多里路,靠肩挑手提取水吃。张玉刚和村委一班人商量,组织村民出工干活,由村委担保、以他个人名义贷款,银行贷到了12万元,加上他自己的20万现金,打深井,建水塔,水管铺到了每家每户,两个月后,北窑村人破天荒地吃上了自来水。

2004年张玉刚瞅准时机,协调施工方先行垫资30万元,利用村里废弃的碎石场,建成了330平方米的通用厂房。进村路不好走,招商受阻,他就带领党员干部,整平了500多米的出山路。很快便有企业入驻,村集体从此有了稳定的收入。从2005年建第一批厂房到2009年村庄整体搬迁前,北窑村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先后建起了27000多平方米的通用厂房。2009年,村集体收入已突破500万元。

2013年8月,青岛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向张玉刚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张玉刚同志学习活动。近日,青岛开发区有关部门对北窑社区的财政进行审计中发现:至今社区还欠张玉刚6万元,使学习张玉刚的活动又增添了新的内容,青岛开发区再次掀起学习北窑社区原书记张玉刚的热潮。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