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医疗费用 协助申请保障房 发放困难救助金
南通工会构建社会化保障体系普惠特困职工
近千户特困职工家庭已陆续受益
本报讯 (特约记者王君东)南通市天生港务公司职工黄华(化名)患有胰腺癌,去年被江苏省南通市总工会审核认定为特困职工。几天前,他刚住院接受了一次伽马刀治疗。“以前治疗一次需要自付费用9000多元,这次由于医疗救助了4133.52元,所以只付了5355.7元。”拿着治疗账单算了一下账后,黄师傅满怀感激地对记者说:“医疗救助真是帮了大忙,工会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踏实了!”
南通市总党组书记、副主席葛玉琴介绍,该市近一半的特困职工是因病致贫,医疗费用成为他们难以承受的“心头之痛”。为此,从2007年开始,南通市总协调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将特困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纳入了政府惠民医疗政策保障范围,在发放《特困职工证》的同时发放《惠民医疗卡》,特困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凭卡可享受“五免五减两优惠”。
据介绍,“五免”是指免普通挂号费、普通门诊诊疗费、门诊注射费、住院诊疗费和基本医疗护理费;“五减”即普通床位费、检验费、检查费(包括CT、B超、心电图、肠镜、胃镜、X线等)、治疗费、手术费等减半收费;“两优惠”即药品费、材料费按成本收费。
2011年,南通市总又推动政府出台了《南通市市区医疗救助暂行办法》,规定,特困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就医,“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后,其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按50%给予补助”,让特困职工家庭不再为无力垫付高额的医疗费用烦心。据统计,仅去年该市就有5076人次的特困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像黄师傅一样享受到了这项政府医疗救助,金额超过100万元。
“多给特困职工一份温暖就让他们增添一份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葛玉琴介绍,医疗救助只是南通市总为特困职工家庭构建起的普惠式社会化保障体系中的一项内容。2003年,该市在全省率先将特困职工中的住房困难家庭纳入了政府廉租住房保障的范围,并且优先给予实物配租。2009年,该市将特困职工粮油实物救助纳入政府对城镇低保户的救助范围,特困职工家庭每月可享受到价值50元的粮油实物救助;市总则把过去用于为特困职工家庭发放粮油物资的资金改为发放80元/月的生活困难救助金。2010年,该市开始向特困职工家庭发放100元/季度的物价补贴,去年又明确将特困职工家庭列入了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的适用对象,按当季末月低保标准的25%给予补贴,并将所需资金列入了财政预算。
从去年开始,该市还每年开发一定数量的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帮助特困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据悉,目前该市所辖各县(市)、区正按照市区模式积极构建特困职工家庭社会化保障体系,近千户特困职工家庭陆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