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3年11月02日 星期六

既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工资集体协商救了武汉餐饮业

不少企业通过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完成转型,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近百分之十七

《工人日报》(2013年11月02日 01版)

本报讯 (记者张翀)持续3年的工资集体协商,给企业带来了劳动关系的和谐——这是武汉市餐饮行业老板们的一个共识。他们说,尽管年初餐饮业遭遇“史上最冷寒冬”,但因为有了员工与企业“抱团取暖”,让这个“冬天并不太冷”。

每年春节都是餐饮业的旺季,“2012年春节武汉市酒席达到55万桌,原本预计今年可达60万桌,但实际只有45万桌。”武汉市餐饮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了当时的困境。

紧急关头,有员工来找老板了。“企业不景气了,本以为员工想保待遇,甚至换工作,可是他们带给我的却是惊喜和感动!”老板杨念荣回忆说,以河南籍农民工李军民为代表的员工们要求,“企业遇到困难,我们可只拿80%的工资,每个月减少4天休息。”

虽然在随后的工资集体协商中,职工代表的这两条要求没有被采纳,但却让老板们看到了希望。当年元月,该企业依照此前工资集体协商的规定给员工增加了工资,在新一轮的集体协商中,也依然保证了工资涨幅和休息安排。

“依靠压低人力成本赚取利润的时代在武汉餐饮行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武汉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武汉小蓝鲸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梁说,“餐饮业粗放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全面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餐饮企业只有在精细化管理和产品服务上有所创新才有活路。”

今年上半年,武汉餐饮业整体保持着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在面对艰难的困境时,今年上半年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6.9%,目标直指武汉新千亿产业。

对此,刘国梁认为,过去3年,员工和企业拧成了一股绳。尤其是在今年餐饮业遇到市场冲击时,不少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进退,不少企业通过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完成转型。

武汉市商贸金融烟草工会主席周国华认为,工资集体协商不是一个简单的“涨工资、要待遇”的谈判过程,而是一个有效沟通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企业获知员工的需求,员工获知企业的状况,让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在一种和谐氛围下达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餐饮行业历来流动性大,员工流失率一般在8%左右,而武汉自从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以来,员工流失率就一直稳定在4%以下。

湖北省总工会副主席、武汉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林国生认为,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作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基础的工资集体协商应当实现“双维”,既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企业的发展。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