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3年01月20日 星期日

广东从顶层设计入手,首开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先河”,但其能否发挥实效仍需相关法律的健全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完善

【本周聚焦】官员财产公开咋避免“单兵突进”?

□本报记者 何东霞 叶小钟
《工人日报》(2013年01月20日 02版)

公众呼吁相关法律的健全和完善。东方IC

广东正在选择区县试点官员财产公示 东方IC

广东省纪委:将选县区试点官员财产公示 唐志顺

广东40天查处5名高官,官员财产公示试点引关注。素苗

编者按

最近,广东首开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先河”,从顶层设计入手,推出《从严治党五年行动计划》,明确从2013年起,推行考察对象廉政报告制度。广州市步伐更快,春节后,南沙区300名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将首次试点探索家庭财产党内申报公示工作。各界普遍对此充满期待,业内人士却提醒说,建立健全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并非包治百病的良药,还需进行相关法律的健全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完善,而这些都需要深入的改革创新,更需要时间。

近日在广州市纪委常委定期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广州市纪委常委、新闻发言人梅河清几乎都会被媒体问及最近广东正在进行的财产公开制度试点的进展。而每次他回答的措辞都相似:“因为这个是省纪委统一部署的一项工作,相关的进展情况将由省纪委向社会各界通报情况。”尽管如此,每次新闻发布会后,媒体都会对此进行“热烈”的报道,一次又一次引起坊间热议。

“财产申报和公开”这个早已被热议的词条逐渐由过去部分县、市政府的“零星”举动,上升至从广东省纪委统一部署的高度逐步进行推进。2012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北京邀请8位专家学者,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座谈会,其中8位专家有6位都谈到了干部财产公开制度,更是把这一制度推向了“风口浪尖”。

与此同时,人们对“防腐”的期望越来越高,民众熟练运用新媒体,越来越多的网络曝光和搜索也在倒逼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付诸实践。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人们对广东的官员财产公开试点更寄予厚望。广东财产公开制度试点情况已走向“呼之欲出”的阶段。

“最大的顶层设计就是制定法律法规”

回溯以往,从2009年开始,高调“吃螃蟹”试点官员财产公开地区不在少数。从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到浙江慈溪、宁夏银川、湖南浏阳等地,而各地选择公开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有的选择在网上公示,网友无论在何地均可查看,如徐州贾汪区;有的选择在单位内部或者局域网内公示,如浙江慈溪市、江苏淮安等地。

然而在很多“星星点点”的试点地区中,一些地区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却由于当地负责领导更换或受到各方压力而“搁浅”。不少地方在一开始时受到媒体和舆论热捧后,渐渐归于平静或无疾而终。如新疆阿勒泰地区、浙江慈溪、宁夏银川、湖南浏阳等地。

“没有法律规定,只有政策文件。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官员财产公示,可以搞,也可以不搞。他们可能会想,为什么要我们去搞,别的地方又可以不搞呢?”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说。

因而,很多专家呼吁,推动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建立,需要顶层设计。姜明安表示,“最大的顶层设计就是制定法律法规。”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干部财产公开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制度安排,在一两个地区进行短期实验没有问题,但想要长时间持续、大面积地推开,仅靠地方红头文件很难行得通,它需要顶层设计,也就是国家法律上的安排。因为在干部财产公开制度中,涉及的都是法律的权利义务关系,比如说官员如实申报的义务、拒不申报或不如实申报所应承担的责任等,这些都需要具体法律来规定落实。

如果说此前多地财产公示制度试点是由于当地当时市或县区一级官员的“勇敢”改革,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制度,那广东在党的十八大后针对财产公开制度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则被外界认为有望解决顶层设计问题。

“ 现在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

相对于过去试点遗留的各种“遗憾”,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与改革进程紧密相关。

2012年,广东省不少反腐案件均由网友曝光,引发民众对网络反腐的全新认识。比如网络上轰动一时的广州番禺“房叔”蔡彬、中山市人社局纪委书记梁国影等均因网友曝光其违纪行为而引起当地纪检部门注意,并最终被查处。处于一个“全民媒体”的时代,官员违纪行为很容易被曝光并引起全民网络围观。有人认为正是网络反腐倒逼了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进行。

此次广东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发轫于2012年5月的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这次会上明确提出“开展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试点工作”。2012年11月底,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从严治党五年行动计划》要求,2014年前完成试点,并逐步推开。在总结几个试点经验基础上,下一步将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同时,《行动计划》要求从2013年起,推行考察对象廉政报告制度。考察对象在接受组织考察时,要如实填报个人家庭财产、投资经商、廉洁从政等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在谈话对象中公开。

他表示,广东研究和借鉴了港澳地区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分别在粤北和珠三角地区各选择一个县、区,开展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并在一定范围公示的试点工作。他透露:“现在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此说法一出,立刻引起舆论高度关注。

而广东省选的三个试点地区正是珠海市横琴新区和韶关市始兴县,广州也将南沙区划为财产公开的试点地区。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王玉云认为,试点区县具有不同代表性。横琴新区毗邻港澳,是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好比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财产公开制度的探索上,横琴试点的优势在于从头设计、建立新的架构和机制”。而历史悠久的韶关市始兴县则为探索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王玉云说,始兴县行政区划久远,各项制度健全,在这里试点财产公开制度如同解剖麻雀,对广东乃至全国的老城区、县区都具有示范意义。

和以往的试点不一样,广东省此次以省委的高度部署这事,并通过相关的技术配套措施,使得广东的三个试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据了解,广州市已建设“三位一体”的廉政风险智能防控体系。梅清河称,此项智能化工程包括预防腐败信息系统等六大子系统,整合公安、工商、国土房管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将房产信息、出入境记录、工商税务记录等多种信息纳入其中,利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数据智能比对和筛查功能,从中发现反腐工作线索。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城市,明显步伐走得更快。在2012年12月28日上午召开的广州市政协十二届四次常委会议上,广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晓玲作了关于2012年广州市反腐倡廉工作情况的通报。在通报中,王晓玲透露,南沙区试点的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公示工作将在春节后展开。根据工作计划,将在南沙区约300名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中试点探索家庭财产党内申报公示工作。

“ 并非包治百病的良药 ”

据了解,广东省对这次试点工作非常谨慎,在官员财产公开进展方面,三地试点官员对记者的采访都“三缄其口”,口径也非常一致:“由广东省纪委统一部署,具体的进展情况要由省纪委来统一向社会发布。”

梅河清认为,财产申报公开确实是一个阳光法案,是阳光工程,是防治腐败的一项重要的治本之策。“但是并不是防治腐败工作中包治百病的良药,它并不能包治百病,群众对其的期望太高。它需要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多样措施加以配套才能起到综合的效果。”他表示。

此前曾有网友爆料称“广州城建退休领导李芸卿坐拥24套房产”,并把其所拥有的具体房产信息贴到网上。然而此后广州市纪委辟谣并确认,李芸卿是广州城建开发有限公司属下设计院退休高级工程师,并非“城建退休领导”,其没有违法违纪问题,购房资金来源清楚、所拥房产属合法致富。而当事人也曾透露因为个人信息透露而带来一定的困扰。对此,有官员担忧财产公开会不会影响个人隐私问题。“会不会给我们带来安全问题,就像没人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穿了什么样的内衣一样。”广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处级官员告诉记者。

面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尚未完善,各项技术配套措施亟待加强的现状,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能否得到预期效果,会否产生相关的“负面效益”,仍需探究。

对此,有专家认为应循序渐进,“硬着陆”很可能导致“机毁人亡”,“软着陆”是更好的选择。而这需要更配套和积极正向的改革创新,需要外部政策环境的培育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而这些都需要时间。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