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几句
新闻——王老吉、加多宝激战硝烟未尽,陈光标也加入了凉茶混战。继开卖新鲜空气之后,近日,他的凉茶又进入超市买卖。陈光标一再声称,自己的凉茶不做广告,每卖出一罐凉茶将捐两角钱给慈善事业。据悉,陈光标的这种凉茶是“陈光标好人系列”的一个品种,茶罐上一条广告语都没有,全部印制公益宣传内容。(见1月7日《证券日报》)
喝的是公益还是凉茶 ?
“好人牌”凉茶的初衷或许值得称道,但是成了商品,还真让人纠结喝的是“公益”还是“凉茶”。一方面,公益的旗号或许成了不是广告的广告,让人不免怀疑公益成了创品牌赚钱的工具;另一方面,还有某些道德绑架的意味,喝产品的是好心人,不喝产品的呢?究竟看好公益还是看好产品?纠结的表面是公益与商业的混淆,根源则是对公益慈善本质的误读。
其实,公益根本的意义是社会财富合理地回馈社会,有效弥合经济规律分配手段形成的社会差别。换言之,做公益要做的不是自己做好人,更不是绑架他人一起做好人。做公益做慈善,捐赠的是社会共同创造的财富,过于强调公益的个体成色,可能会曲解好人的内涵与公益的形式。□木须虫
好的凉茶自然去火
此举一出,有人表达好感、“打算买一箱”的,也有人表示“不会买”、“怕喝了更上火”。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但作为市场行为和慈善行为的结合体,只要好人凉茶能像其它商品一样,我们实在不必盲目崇拜和追捧,也不必刻意挑剔和抵制。
凉茶的质量是否合格且是否能保持稳定?标签、宣传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营销竞争行为是否公平?能否始终履行“每卖出一罐凉茶就捐两角钱给慈善事业”的承诺?能否做到销售和捐赠数字的透明?如果“陈光标好人”能给出肯定答复,那么,无论此行为高调与否、炒作与否,“陈光标好人”凉茶都是会去火的,值得一饮;反之,则只能让人更上火。□李英锋
先别指手画脚
很多人看不惯这种“眼球慈善”,甚至质疑不断。为何一些人习惯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各种慈善指手画脚,而唯独缺乏哪怕很小的一个慈善笃行呢?毕竟,陈光标一直在做,而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夸夸其谈。因此,不妨将这样的标式慈善当做“慈善光标”吧。现实中,哪怕仅仅做好、做到了一点点慈善,都胜过任何一个哪怕是看似振振有词的所谓质疑。□刘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