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3年01月05日 星期六

拧干“水分”还原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

工会工作考核引入“第三方”

泸州:客观评价有助工会保持清醒头脑 沈阳:告诉考核对象“只有扎实做好工作别无他法”

《工人日报》(2013年01月05日 01版)

本报讯 (记者高柱)“自己组织调查得到社会对工会工作的满意度在98%以上,可委托第三方调查得到的结果却只有87.42%……”去年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泸州调查队向四川省泸州市总工会提交对全市工会工作开展社会评价的调查报告,泸州市总常务副主席陈道元告诉记者。

为追求工会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2011年11月,泸州市总提出在全市工会系统构建立体开放的社会评价体系,即通过职工、会员(代表)大会、座谈会、意见表、呈报情况、征求意见等形式,接受社会各界的评价及监督。截至2012年10月,全市职工群众参与人数高达16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尽管参与人数如此之多,但由于每次均由工会自行组织职工群众对其工作进行评价,因而不免出现评价结果“水分”较重的情况。在意识到这一问题后,2012年11月,泸州市总特意委托国家统计局泸州调查队独立实施对全市工会工作社会评价的调查。

“我们还是首次开展对工会工作社会评价的调查。”调查队队长张智介绍,通过现场调查、信函调查、会议调查和普遍调查四种形式,随机抽选,调查寻求对泸州工会的三级评价,即上级评价、左右评价和基层职工群众评价调查,形成立体的综合性评价。为了避免人为干扰因素,每次调查都没有工会干部在场。

记者获悉,所调查的各细项“评价”与工会之前自行组织的调查“评价”存在明显差异。如这次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对市总领导班子满意率为87.42%,对市总工作满意率为87.94%,对市总各部室满意率为85%,而2011年市总自己的调查,其结果均在98%以上。另外,在接受与工会“背靠背”的调查中,很多职工还提出了希望工会为职工多办好事和实事,多深入基层“知民情、解民忧”和多为职工维权等意见。

对于这些拧干了“水分”的社会评价,陈道元表示,将有助于泸州工会保持清醒头脑,更加积极地做好当前工作。

本报讯 (记者顾威)岁末年初,沈阳市总工会集体合同大检查进入评比阶段,参加考核的一位同志告诉记者,2012年21个县(市)区、开发区、产业集体合同工作都很出色。为什么有如此成绩?“集体合同工作考核引入‘第三方’,功不可没。”该同志说。

因为考核结果与奖金发放、评先选优、下拨经费挂钩,因此,各县(市)区总工会对考核结果都非常重视。一位过去曾参与考核的同志告诉记者,以前一到考核评比时,电话“询问”的、上门求情的、“据理力争”的,简直让人无所适从。

为了拧干“水分”,获得真实的社会评价,2011年,沈阳市总工会出台《集体合同工作专项考评办法》,其中有一项前所未有的规定,“委托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对各区、县(市)、开发区和产业工会所属企业集体合同签约率、合格率、履约率、职工知晓率、满意率等进行抽样调查”,“考评实行百分制,其中督查考评占总分值30%权重,抽样调查占总分值70%权重”。

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负责此项工作的黄溢昕处长介绍,他们将考评内容设计为8个中类、9个小类,8个中类包括集体合同履行情况、集体合同签约情况、职工集体合同知晓情况等,9个小类包括职工对单位签订集体合同的满意率、职工对单位履行集体合同的满意率、集体合同听取职工意见情况等。

据了解,沈阳市总考核主要是检查集体合同文本,如合同文本是否规范、是否做到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增幅“两具体”等,而沈阳调查队则直接调查职工。

此种考核办法,明白无误地告诉被考核对象,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别无他法。

2012年4月,沈阳调查队与沈阳市总工会考评结果一综合,让市总有些为难:按照《集体合同工作专项考评办法》规定,奖励前三名,但考评结果,各县(市)区之间分数相差甚小。最后,市总完全尊重考核结果,13个县(市)区奖励了12个,产业奖励2个,未获奖的只有7个单位。为此,市总拿出38.2万元,奖金额大大超出预算。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