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服务管理 整合社会资源
福州构筑全方位劳模服务体系
本报讯(记者吴铎思 通讯员李润钊)2012年12月25日,“幸福福州·共建共享”劳模光明援助行动启动仪式在东南眼科金山新院举行,首批100名劳模免费进行了眼部健康检查。活动期间,主办单位将为患有白内障的劳模及其直系亲属实施免费手术,同时,还将为患有其他眼科疾病的劳模减免治疗费用,并定期面向劳模开展眼科健康知识科普活动。
此举是福州市劳模服务工作社会化、常态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福州市高度重视劳模服务管理工作,努力整合社会资源,构筑全方位的劳模服务体系。
3年来,福州先后建立了劳模定期疗休养制度和定期体检制度,在劳模荣誉津贴、医疗救助、困难补助等方面,相继出台了10多项优惠政策,帮助300多名劳模落实享受增加住房面积控制标准的优惠待遇。市总还先后为全市劳模办理了就医优先的医疗证、入园免费的公园出入证,为70岁以下的省级以上退休劳模办理了公交乘车优惠卡。每年重阳节,市总都组织30多部“工人先锋号”出租车义务送百名劳模参观福州市容市貌,感受城市发展脉搏。近年来,接受免费体检和休养的劳模达3200多人次。
为做好劳模服务管理工作,福州市总对全市在册的全国、省(部)级、市级劳模进行了多次普查,针对困难劳模的生活情况进行专项走访。该市5136份劳模档案全部实现了网络化动态管理,服务水平也大大提高。全市现有困难劳模760名,大多是来自非公企业的一线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工会为单位倒闭破产后退休的158名企业劳模一次性发放了荣誉津贴。每年“两节”期间,各级工会还将组织送温暖专车,上门开展慰问,并为残疾劳模、重病劳模、孤寡劳模提供个性化送温暖服务。
为进一步创新服务载体,打破服务劳模由工会单兵作战的局面,市总发挥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凝聚社会力量,积极营造关爱劳模、尊重劳模、崇尚劳模的氛围。目前,该市包括党员干部、工会干部、企业代表等在内的110名志愿者与困难劳模结成帮扶对子,50%以上困难劳模的生活状况有了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