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广东未来5年资助5万名工人上大学

“圆梦计划”招生名额供不应求

《工人日报》(2012年12月15日 01版)

本报讯 (记者何东霞 叶小钟)未来5年,广东将资助5万名一线工人上大学,将“圆梦计划”进行到底。这是记者从12月13日举行的广东省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获悉的。

“这对于我们这些想继续学习但又没有太多经济基础的一线工人而言,实在太好了。政府帮我们解决了读书的大部分费用,让我们有机会圆梦!”在东莞一家模具厂做技术员的钟秋明听到这个消息后,开心地告诉记者。

据介绍,随后将通过“圆梦基金”面向社会整合资源、筹集善款,以保障该计划顺利开展。参与“圆梦计划”的一线产业工人只需支付1000元,即可接受为期2~3年的本科或大专层次网络远程教育。录取对象需有一年以上在广东省工厂或企业的生产一线务工经历。

据了解,每年“圆梦计划”招生,报名人数总是远远高于录取人数。今年“圆梦计划”开启后,广东全省共有超过4.5万人报名,超过3.9万人通过审核,最终录取1万人。据东莞市“圆梦”办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从5月开始就有职工咨询今年“圆梦计划”的事宜,特别是6月份“圆梦计划”方案公布后,每天都有上百人通过电话或到报名点咨询。“参加报名考试的人很多,像东莞市32个镇街将按照成人高考成绩录取,每个镇街只招64人,感觉竞争很激烈,有点紧张。”一直在焦急等待考试结果的钟秋明告诉记者。

早在2008年,深圳市总工会提出教育帮扶服务活动“圆梦计划”,旨在为那些在深工作表现优秀,求学上进,但家庭困难的职工、农民工提供学习机会;2010年12月,共青团广东省委联合北京大学等相关单位启动“圆梦计划·北大100”项目,“圆梦计划”推广至全省;2011年7月,“圆梦计划”合作高校增至17所,班级发展至100个,招生人数也由100人扩展至1万人。

截至目前,共有19368名新生代产业工人通过“圆梦计划”得到资助上大学,该项目总投入1亿多元。一些专家认为,“圆梦计划”已经形成一种可复制、易推广的有效模式,建议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惠及全国新生代工人。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