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2年12月09日 星期日

一个非法经营20多年的狗市,曾经历过两次整体搬迁和几十次正式清理都未能解决,直至有关部门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后才现转机

【本周聚焦】哈尔滨狗市搬迁因何“握手言和”?

本报记者 张世光 本报实习生 杨海全
《工人日报》(2012年12月09日 02版)

编者按

一个非法经营20多年的狗市,曾经历过两次整体搬迁和几十次正式清理,却始终没能彻底解决。当地居民一度怨声载道。如今在经历过第三次搬迁之后,狗市问题终得到初步解决。不过这一转变能否持续有效,还需要时间考验。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从当初的围追堵截和强制搬迁到如今就近安置和划出合法经营场所,相关市政管理部门经历了从居高临下的命令式管理到理性疏导和酌情考虑相关利益群体实际需求的转变,以及从管理到服务理念的逐步深入。不过在狗市成功搬迁之后,后续保障服务和市场公平环境的营造仍考验着当地主管部门的智慧和能力。

最近,哈尔滨道外区庆兴街上的狗市“终于”搬走了。

之所以强调“终于”二字,是因这是一个在此非法经营20多年的狗市。20多年来,周围居民不满意,周边幼儿园、商铺不满意,卫生城管部门不满意,就连在这里卖狗的业户也不满意。

20多年来,两次整体搬迁,几十次“正式”清理,每次都是风头一过,狗市又回来了。

就在今年9月,庆兴街狗市进行了第三次搬迁,截至目前,三个月过去了,狗市并没有回潮。

多年的抱怨一扫而空

说实话,在哈尔滨,如果你问“庆兴街”在哪儿,可能很多老哈尔滨人也不知道,但你要是问“狗市”在哪儿,就是不知道庆兴街的人也能把你准确地带到那里。狗市俨然成了庆兴街的代名词。

没有谁能说清楚庆兴街狗市的形成原因,大概是因其附近有一处花鸟鱼市场,而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养宠物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忠实可爱的狗成了不少人的首选。

现在,“庆兴街”等于“狗市”的日子改变了。庆兴街上的狗市搬走了,新成立的狗市负责人叫郭晓刚。郭晓刚至今还记得,狗市搬家那天,那些向他道谢的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公交司机硬往他手里塞烟,以后不用绕道了;大爷大妈要请他吃饭,在上幼儿园的孙子不担心被狗咬了;邻居阿姨给他塞糖,月底姑娘出嫁婚车可以直接进院了……

而就在此前,庆兴街狗市抱怨不断。

抱怨来自周围居民。在庆兴街生活了近30年的张大爷说:“装狗车占着本来就不宽的街道、路上到处都是狗尿狗屎、走路得小心着……”据张大爷介绍,狗市没搬家前,庆兴街就没干净过,交通拥堵是常事,大清早就能听到狗叫声让人睡不好觉。提起之前的狗市,“脏、乱、吵、堵”是张大爷提及最多的字眼。

记者了解到,贩狗车占道、狗屎狗尿遍地、狗吓人、伤人等事件俨然成为了周围居民的梦魇。

据了解,自发狗市长期经营的业户近100户,双休日则高达300户。这些业户除少数自繁狗种进行贩卖外,其他均属流动性很强的职业或半职业商贩,有时消费者买到“问题狗”也很难维权。

抱怨还来自卖狗的人。记者了解到,不少在此卖狗的人是下岗职工或家庭生活困难人群,卖狗成了他们的一个重要生活经济支柱。但多年来,被赶来赶去、提心吊胆的日子着实不好过。

持续20多年的拉锯战

其实,抱怨也来自市政管理人员。“成规模的清理,每年三四次,不成规模的就查不过来了。”2002年、2003年、2006年和2008年,道外区本着疏堵结合的原则,先后4次对狗市进行大型集中清理整顿,小的清理行动也达几百次,但效果很不明显。

李海是哈尔滨市道外区城管局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庆兴街上的狗市简直就是一个顽疾,20年来,就在“清理——回潮——再清理——再回潮”的恶性循环中存在着。

李海说,多年来,他们曾联合多部门对庆兴街狗市的占道经营进行过几十次大规模清理,但之后不久,“狗市”又恢复原状,而且执法时冲突很多。几次大清理后,狗贩们变法经营,利用面包车卖狗,或直接牵狗卖,还有的把狗抱在怀里举着牌卖狗。如果询问,他们就说自己在遛狗。由于职责有限,虽明知他们占道在卖狗,但是拿他们没办法。

为了解决顽疾,道外区政府两次下令狗市搬至新址。

2010年5月,道外区政府正式下令,庆兴街狗市整体搬迁至道外区韩家洼子大坝上,要求全区公安犬类管理所、城管执法局、工商局、街道办事处等多部门联合执法。但文书下发后一个月,庆兴街狗市生意依然红火,韩家洼子的新址没一个商贩入驻。

“我和几个卖狗的到新址考察过。太偏太远,地方一点也不好找,想买狗的人根本不可能跑那么远去买。”刘庆斌是庆兴街狗市里的“资深”狗贩,在庆兴街卖狗近10年。

刘庆斌说,狗贩们不搬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狗市内很多经营者为了便于经营,大多在周边区域买了库房、门市或住房,用于存放、饲养、经营和居住,如搬迁必定造成经营成本的增加。

一个月后,道外区政府再一次正式下令,将狗市迁至道外区江畔路江堤三巷以东、运通物流以西的合围范围内。由于此次治理公安机关犬类管理部门仅仅是配合执法,集中治理后人员随即撤出,没有形成长效管理,狗市再次回潮。

这一次对庆兴街的狗贩们来说,他们拒绝迁入新址的理由似乎更加充分,“室内场所,收取高额费用,位置偏远。”

“听说又要搬迁了。”今年9月,庆兴街狗市上传出第三次整体搬迁消息。这一次,没有人反对,因为新的狗市地址离庆兴街仅两条街,是一个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大院。不仅没丢原来自发狗市的人气,而且环境更好,最重要的是,曾经的非法贩卖现在变成正大光明销售。

据哈尔滨当地媒体报道,狗市新址将雇佣保洁人员,对场地进行定期消毒及清理,此外三家附近的宠物医院已陆续进驻。为了告知广大市民狗市搬走了,道外区城管局还特意悬挂了条幅对买狗的市民进行引导。

“过去重‘管理’,现在重‘服务’,在服务中让各方面都得益。”李海如此总结本次狗市搬迁三个月没有回潮的原因。

新宠物市场仍待完善

三个月过去了,庆兴街上没有出现狗市回潮。

新的狗市全名叫 “哈尔滨市宠物交易市场”。据宠物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孙国强介绍,新市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能容纳100多户业主同时经营,目前已有固定摊床60个,50多个摊床已被租用。业户经营需进行实名登记,没有固定摊位的狗贩进入宠物市场交易需要按照犬类大小交费。

经营贩狗生意5年的王大哥告诉记者,非常支持搬到统一管理且规范的宠物交易市场,因为不用东躲西藏可以安心做生意了。但搬迁两月后,王大哥刚刚放下的心又提起来了。

按照规定,新的狗市按市场化管理收费,收取的费用用于市场日常管理。每位入驻市场的业主需租用一个摊位,摊位标号出租,每个号的面积为长2.5米,宽4.5米,每月租金450元。王大哥表示,他们两个月来一直按照每个号900元的费用交纳,且开具的是卫生费的票据。

“我们所说的一个号指小号,也就是大号面积的一半,收取450元,业主们租用的都是大号。”针对摊位价格不一致,孙国强这样解释。

王大哥算了一笔账。“我们租用了三个摊位,又在附近租了一个房子,加上最近新建的铁板房,每天睁眼就琢磨着把费用赚回来。”他说,平均每天费用接近200元,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同王大哥一样,几乎每个业主都认为摊位租金过高,经营压力大。“费用高,就只能提高宠物的价格,可太贵就没人买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性经营者说。她从下岗后就一直做贩狗生意,如今已10多年。

认为收费高的不仅有固定业主,散户们也希望费用低一点。记者从一位散户口中得知,小型犬进入宠物交易市场需交10元钱,而大型犬则需交20元才能进行交易。宠物市场管理人员回应,散户进入宠物交易市场交易交纳的费用为2元至20元不等。

同样让业主们担忧的还有客源和水电问题。不知道是否因为不是周末,采访的三个多小时中,王大哥的生意并不红火,只有三个人来问价。“一天下来也没几个人询问价格,已经一星期没卖出一条狗了。”至今,每个摊位水电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业主们自带饮用水,清洁用水只能到市场紧邻的松花江边去打。

冬天来临,松花江即将封江。对这一问题,宠物市场管理办公室回应暂未列入近期工作计划。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