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 祖国终将记住那些为祖国奉献的人
英雄魂系海天间
——追记因公殉职的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


编者按
11月25日,歼-15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集团沈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在歼—15飞机试飞成功的当日,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去世,殉职在岗位上,享年仅51岁。
罗阳的去世,让人们再一次想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古训,对于罗阳这样一位殉职在国防科技发展第一线岗位上的同志,他的死重于泰山。罗阳英年早逝,让全国亿万与他素昧平生的人们感到惋惜,也为祖国有这样的优秀儿女感到骄傲。近日,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采写了有关罗阳生前工作和生活的独家报道,以便让读者从不同角度更多地了解罗阳用自己的生命托起歼-15舰载机,用自己的毕业精力奉献祖国军工事业的感人事迹。
起飞!着舰!起飞!着舰!歼-15舰载机一次次飞向天空,又一次次平稳地降落在“辽宁舰”平台上。“成功了!”现场参加试验的飞机设计人员和海军、空军战士热烈欢呼起来。
这天晚上,沈飞公司已准备好隆重的庆功会。可就在这天的中午,一切突然戛然而止——歼-15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因劳累过度,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享年51岁。
悲伤代替了欢乐,惊愕让人加倍地感叹。
4个小时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林左鸣和同事们护送着罗阳的遗体,从试验地大连送他回家乡沈阳。按设想,沈飞公司将选派一部分职工代表到高速公路口迎接罗阳,之后将他的遗体送往殡仪馆。可没想到,公司党委书记谢根华不断接到电话,很多职工要求让罗总再回厂看看。
隆冬之夜,北国沈阳寒风刺骨,闻讯赶来了数千名职工,大家一排排站在灵车将要经过的地方,“罗总,一路走好”,“罗总,我们永远怀念你”,职工们打起横幅,很多人在抽泣。
保管员非要送罗总最后一程
4天后,11月29日上午10时,罗阳同志追悼会在沈阳回龙岗殡仪馆举行。沈飞公司表面处理厂分配到15个参加追悼会的名额,今年45岁的保管员康桂茹找到厂工会主席庞昕,再三要求参加追悼会,她一定要亲自送罗阳最后一程。
在回龙岗殡仪馆一号告别厅外,记者见到了康桂茹。一提起罗总,康桂茹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她一边用纸巾擦眼泪一边说:“罗总对我们家帮助太多了,没有他的帮助,我们这个家早完了。”
康桂茹是个有太多不幸的女人。在沈飞当工人的丈夫刘兴延有精神疾病,住院已经十八九年,所开工资都不够他住院治病。康桂茹家在农村,没有工作,儿子智障。
2002年,罗阳调到沈飞公司担任党委书记兼副董事长,就从这年开始,他和康桂茹家结成了帮扶对子,罗阳担任董事长、总经理了,他们还是帮扶对子。“10年了,我们家不仅月月有补助,罗总年年春节都到我家,一次都没落过,送米面油,送慰问金,今年春节,还给我和儿子一人送了一件棉大衣。每次来都问我生活还有什么困难,还缺什么,他每次来,都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在罗阳的协调下,康桂茹先在一家物业公司做保洁,儿子也跟她一起干,因此有了稳定收入,生活有了保障。今年,物业实行社会化管理,工作繁忙的罗阳没有忘记康桂茹,在他的协调下,康桂茹被安排到表面处理厂做了保管员。得到这工作,康桂茹心里更踏实了,因为她现在是“沈飞人”了。
因罗阳而受益的困难职工不止康桂茹一人,沈飞公司设立了“困难职工帮扶基金”,行政出一点,工会拿一点,职工捐一点,困难职工终于有了专项救助资金。
2010年,罗阳提出,不要让职工捐款了,他说:“职工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我们职工的生活也不富裕,行政拨付的‘困难职工帮扶基金’再增加50%,工会配套再多拿50%。”
从2011年11月到今年11月,沈飞用“困难职工帮扶基金”救助困难职工3133人次,发放救济金270多万元。过去,去世职工家属没有慰问金,现在已经有300多位去世职工的家属领到了慰问金。
24张行军床和每周巡诊
在新机试验现场,有24张行军床,每张床都配有干净整洁的被褥,这是供加班工人休息的。这24张临时用床,是罗阳关心职工的一个见证。
今年7月的一天,19时30分左右,沈飞工会主席王恩富正在宾馆接待客人,罗阳秘书打来电话,听说王主席在接待客人,第一句问的是“喝酒没”,王主席回答“没喝”,“那你赶紧到新机试验场,罗总叫你过去,”秘书说。王主席知道,罗阳要求所有干部在职工面前一定要有个良好形象,他严于律己,同时严格要求所有干部。
罗阳刚出差回来,每次出差回来他都先到工厂、到车间转转看看,之后再回家,这是他多年的习惯。在与新机试验场职工闲聊中,罗阳得知因为任务繁重,他们经常需要加班加点,但累了、困了,却只能坐着打盹儿。
王恩富来了,罗阳将职工的情况告诉他,让他想办法弄些行军床,让职工困了、累了能躺下休息休息,罗阳还一再嘱咐,一定要配上被褥。王主席调查了一下加班职工数,第二天就送来配有崭新被褥的24张行军床。
王恩富与罗阳共事多年,他说,罗总心很细,但他自己在办公条件、出差食宿、乘车等方面从来不提什么要求,细心都体现在对工作和职工生活上了。
2010年的一天,罗阳在试飞站、理化测试中心等6个经常加班加点的车间转,与职工聊天时他又发现了问题。因为任务多,这6个车间有3000多名职工下半年有两三个月要大干,有些职工患个头痛感冒、拉肚子什么的,都是硬挺,基本不请假休息。了解到这个情况,罗总心疼了。他知道,没有这些技术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再好的设计也只能停留在图纸阶段,技术工人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怎么能让他们带病工作呢?他又找王主席想办法。从2010年起,沈飞职工医院每周组织医生去一个车间巡诊,及时解决治疗职工小病。这项工作已经坚持了3年。工会还给各车间配备了小药箱,里边放上常用药,以解决职工不时之需。
每当职工加班加点大干时,车间都为夜班职工送盒饭。可罗阳又看出问题来了:天天吃一样的盒饭,谁愿意吃啊?罗阳总是能站在职工角度思考问题。他又让工会想办法。很快,这些加班职工上夜班除盒饭外,又增加了香肠、辣酱、咸菜、咖啡、饮料等,不断变换品种,让加班加点职工的夜餐吃得有滋有味。
沈飞工会每年两次向职工代表征集提案,梳理归类后,与企管处共同组织相关部门实施。民管宣教部部长赵航告诉记者,与职工相关的提案落实得最好,因为罗总对职工特别关心,因此,全公司形成了一个关爱职工的好风气。
赵航拿出一本本装订规整的提案册,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一个个与职工相关的提案落实情况。
沈飞公司有职工14000多人,原来,公司有3个职工食堂,但吃饭时仍显拥挤。今年上半年工会征集提案,职工代表联名提出增建新食堂,解决职工“就餐难”建议。罗阳对这一提案非常重视,专门召开经理办公会认真研究、论证。很快,新食堂地址选好动工了。这个新食堂6600平方米,是栋3层小楼,沈飞公司为此投资近5000万元,明年8月就可投入使用。
沈飞有5栋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单身宿舍,很多设施已显得老旧。沈飞每年招聘新职工六七百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大学毕业生,一些家在外地的大学毕业生需要住单身宿舍。根据职工代表提出的提案,从去年开始,沈飞公司投入上千万元,对单身宿舍全面修缮、改造,使老旧的单身宿舍变成了现代化的公寓,每间宿舍都配有电视、宽带、学习桌。不愿意住单身宿舍想在外边租房子的,每月获补助400元。
还有职工洗澡堂改造、高温作业车间安装空调、动力站锅炉房增加通风设施……罗阳等领导将为职工办事称为“沈飞的民生工程”,只要职工需要,公司就想方设法解决。
“ 这些天来 , 你太累了 ! ”
心系航空事业,情暖职工群众,罗阳尽心竭力,然而,他却慢待了一个人,就是他自己。
人到中年,正是身体的多事之秋,可这时的罗阳,却是一个事业上的“拼命三郞”。据他身边人介绍,罗阳每天差不多都是6点多钟就到公司,离开公司时却经常是半夜时分。很少有时间陪家人,女儿参加高考时,罗阳才罕见地请了半天假。常年超负荷工作,健康严重透支,血压高、血脂高,病魔悄悄向他袭来。在一家大医院担任领导的妻子多次提醒他注意身体,多次催他去检查身体,他答应了,然而,一忙起来,又把妻子的叮嘱忘到脑后。
罗阳不抽烟,不贪杯,喜欢运动,没有不良嗜好,可为什么就突然倒下了呢?“他是被劳累和压力击倒的”,采访时,好多人分析罗阳突然离世的原因如是说。
近几个月,罗阳太忙了——10月,他担任两个重大任务现场试验总指挥,成功完成,随后赶往珠海参加航展;11月17日下午他从珠海飞回沈阳,没有回家,再飞往大连,从机场直接前往试验基地;18日他一早搭乘直升机登上“辽宁舰”,为歼-15的起降试验做准备。
每天,他都工作在飞行平台上,观察、记录着飞机起降情况,飞机入库,他还要进行检查,再和试验人员一起研究解决问题,每天都忙到很晚。在“辽宁舰”平台观看飞机起降,罗阳距离飞机只有20米,飞机起降巨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让他已经有病症的心脏承受着难以承受的震颤。
还有压力,外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辽宁舰”成功试水,中国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舰。然而,如果舰载机不能成功起降,航空母舰就不能形成战斗力,就不能扬我国威、军威。面对紧张的国际局势,舰载机起降试验,军委关注、党中央关注、人民群众关注,全世界都在关注。罗阳作为现场试验总指挥,是承受这些压力最大的人。
试验期间,罗阳已经感到身体严重不适,面容疲倦,体力不支,去世那天,他连早饭都没有吃。沈飞公司党委书记谢根华回忆说,歼-15起降成功后,中航工业集团准备在25日下午举行庆功会,罗阳应当出席。但是在回宾馆的路上,罗阳告诉他,自己身体不舒服,请谢根华代他出席。一回到房间,罗阳便手按胸口横躺在床上。谢根华赶紧联系医院。然而,在距离医院大门还有100米左右时,罗阳已喘不过气来,医护人员当即在医院门口大厅做起急救,但还是没有挽回罗阳的生命。
25日夜晚,在罗阳遗体送入殡仪馆前,深深了解罗阳的妻子王希利对着罗阳说了这样一句话:“罗阳,这些天来,你太累了!”
“才见虹霓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这是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林左鸣为罗阳写的两句诗。这是对罗阳献身航空事业的礼赞,也是对罗阳英年早逝、来不及品尝胜利成果的惋惜、叹息。
因公殉职后,罗明被辽宁省委省政府追授为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被全国总工会追授“五一劳动奖章”,被中组部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回龙岗殡仪馆一号告别厅外,参加罗阳追悼会的沈飞职工打起一幅长标语: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为祖国奉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