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一个藏族战士的成长之路

——记南京军区某集团军防化团三营七连班长罗尕机

本报通讯员 李勇 华琦 尚华 本报记者 杨连元
《工人日报》(2012年11月24日 01版)

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藏族战士罗尕机便给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沙代村的村支书寄去一个包裹,包裹里装有藏文版《党的章程学习读本》、藏语授课辅导录像,还有10多本学习十八大精神的辅导材料。

今年25岁的罗尕机,生于四川松潘一个偏远的藏区,2007年12月参军入伍。5年来,在部队大熔炉里,他从认识汉字、学讲普通话开始,努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刻苦锤炼军事本领,从一个藏族青年成长为优秀士兵、优秀班长和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其所带班还荣立集体三等功。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来自少数民族的战士,这些年来,罗尕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事业中,忠诚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被军地誉为“民族团结的使者”。

文化学习如饥似渴

5年前,罗尕机告别雪域大山,来到军营,又遇“两座高山”——写汉字、讲普通话。当时,不会说普通话的罗尕机闹了不少笑话。他所在的连队还是“老山作战功臣连”,这个藏族战士拿出一股犟劲:“英雄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死都不怕,我还怕攻不下普通话来?”

为了写好汉字,他对照字帖临摹,一个月写完3本字帖,不到一年时间,就用汉字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为了练好普通话,他在嘴里含着石子,咬着铅笔校正口齿。半年过后,罗尕机已能流利地开讲普通话了。

说起这个藏族战士,其所在团团长叶亚林评价为,罗尕机是努力学习的“许三多”:在连队阅览室看书最多;购买理论书籍最多;理论辅导当中提问最多。当兵5年,罗尕机剪贴了5大本学习资料,写下10万多字的学习笔记,他还考取自学法律大专文凭。

提升文化修养,让罗尕机有了宽阔的视野;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又让这个藏族战士有了坚定的革命信念。一次,团里邀请南京政治学院教授为官兵们进行理论政策辅导,罗尕机提出“如何改变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通过专家解读,他弄清党和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也更加坚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才能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不辞劳苦传薪递火

2010年,罗尕机第一次回家探亲,阔别家乡3年,随着10多项惠民政策出台,诸如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等,他看到了藏区的新变化。欣喜之余,罗尕机也有忧虑。他发现,由于乡亲们文化程度不高,一些人对于党和国家的政策缺乏进一步了解。他想道:“党的声音不占领藏民思想阵地,那么,民族分裂分子就会趁虚而入。”心怀感恩之情的罗尕机决定,要为藏民宣讲党的民族好政策。

他采取多种方式,走家串户叙家常,探亲访友谈感受,有意无意之间,穿插讲解党的民族政策。当地村民也很为喜欢他的讲述。村支书得知后,还邀请罗尕机专门为民兵、学生、村干部进行辅导。

只有广泛播撒党的民族政策“火种”,才能迎来维护民族团结的满园春色。罗尕机又决定,在村里举办一次图片展,让乡亲们了解更全面、更直观一些。在图片展现场,罗尕机当起讲解员,鲜活的事例,精彩的论述,一下子吸引了乡亲们的目光。

当兵五年间,罗尕机两次休假,开展巡回宣讲20多次。

罗尕机想到,单枪匹马力量终究有限,他萌生一个想法,动员优秀藏族青年入党。先是罗尕机的哥哥更登亚潘,这个青年勤奋上进,群众基础好,成了首选推荐对象。再是邻居旦真泽里,这是村里一个致富带头人。这几年,罗尕机带动当地20多名优秀藏族村民递交入党申请书,目前已有4人加入党组织。

(小标题)练兵场上“防化尖兵”

罗尕机所在部队有着防化技术专业,这对于一个藏族战士来说,可谓要求之高。他真是从零开始,边学、边练、边钻研,创造了所在团多个练兵新纪录。

2010年4月,团里配发某新型手持式核素识别仪,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核辐射检测仪器,操作说明书都是英文。罗尕机主动请缨,钻研这种新装备。他对照英汉辞典,逐字逐句翻译说明书,逐个环节、逐个功能摸索实践,记录各种数据800多组,绘制各类图表20多张。不到半个月时间,罗尕机成为全团掌握该装备的第一人,率先在实战中形成战斗力,真是不简单。

当兵就当精武兵,比武就当武状元。防化服穿戴就是一个基本功,罗尕机每天穿戴防化服上百次,凭借其独创的“卸、展、穿、戴”四步法,他以36秒钟的优异成绩,打破该团保持七年的纪录。据介绍,入伍不到两年时间,罗尕机已经掌握防化兵的侦察、洗消、驾驶、喷洒等七大防化专业技能,在各级组织的12次比武考核中,他屡屡摘金,成为该团有名的训练尖子。

去年10月,总部对该团进行防化专业实战化考核,罗尕机担任某新装备营连指挥车1号操作手,他精确上机操作,精细计算结果,精心标会要图,以满分的成绩创造奇迹。今年6月,集团军组织防化专业比武,汇集6家单位43名顶尖高手,罗尕机一路过关斩将,夺得5个项目的第一。

由于自身军事素质过硬,部队在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罗尕机的身影。这几年,罗尕机奉命参加“日遗化武销毁行动”,先后8次奔赴安徽、浙江等地,安全行车8000多公里,运输化武炮弹1.7万多件。

这个藏族战士的圣洁心灵和忠诚奉献,让多少人平安无恙。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