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7年来坚持推行“党工共建”
小型非公企业建会率由37%跃升至92%
党工组织已覆盖5.2万个非公企业
本报讯 (记者彭冰 通讯员宋玉春)记者近日从吉林省总工会获悉,通过率先探索实施“党工共建”,7年来,全省在非公企业建立基层党组织1856个,找回“口袋党员”7067人,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644人,发展新党员1803名。同时,全省小型非公企业建会率由37%跃升至92%,党、工组织覆盖的非公企业达5.2万个。
近年来,非公企业从业人员迅速增多,如何在非公企业建立起基层组织并有效发挥作用,成为党组织和工会面临的共同课题。2005年,吉林省创造性提出“党工共建”,用工建服务党建,用党建带动工建。
“我们和省委组织部、省中小企业局一起商议,提出‘四个同时’原则——工会和党组织同时建立;党员活动和工会活动同时开展;党建工作和工会工作同时研究部署;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工会会员同时进行。”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包秦介绍。
为明确实施人,吉林省总采用“社会化招聘、派遣式用人、契约化管理”方式,面向社会公开遴选700余名具有丰富党群工作经验的党员,推荐为非公企业工会联合会主席候选人。经选举,这些职业化工会主席同时兼任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书记,归区总工会和街道党工委双重领导,坚持党建、工建“两个责任一起负,两项工作一肩挑,两个成果一起要”。
此外,吉林省各级工会组织还积极尝试,在按《工会法》履行选举程序后,由各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兼任联合基层工会主席,企业党组织书记兼任工会主席,构建“街道党工委领导谋划、非公企业工会联合会精心运作、区域联合工会操作、企业工会全力配合”的工作格局。
2009年,长春聚成企业顾问有限公司开张不久,该辖区职业化工会主席王爽就去商谈建会事宜,建会同时组建了党支部,两年来,公司已有3名员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007年底,长春永昌综合市场建会后,又找到5名“口袋党员”,建起党支部。支部月月开展活动,该市场另外17名“口袋党员”纷纷回到组织怀抱。市场党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还多次找老板协商组织员工旅游、为管理人员体检。目前该市场已在工会会员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人,其中1人去年光荣入党。
位于长春清和街道的普济医院建有党组织,却没有工会组织。辖区职业化工会主席找到该院党支部书记,这位书记表示:“组建工会是我们分内的事,短期内一定完成建会!”据悉,通过“党建带工建”,清和街道有党组织的企业已全部建立了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