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2年04月07日 星期六

海南红明农场抓产业促发展,鼓励职工发展自营经济

职工自营收入占农场总产值44%

《工人日报》(2012年04月07日 002版)

本报海口4月6日电(记者 吴雪君 赖志凯)“如今我们场职工的自营经济发展得红红火火,2011年自营经济场收入差不多占农场总产值的一半。”今天上午,当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符兴率海南省总工会“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工作组走进海南农垦红明农场进行调研时,红明农场21队职工梁金英一脸喜悦地对符兴说。

7年前,梁金英和丈夫双双下岗,为了生计和供养两个孩子上学,梁金英和丈夫起早贪黑地在外头奔波着,他们摆过小摊、当过菜贩子,尽管如此勤劳,可生活依然艰辛,每个月扣除房租等费用后,梁金英和丈夫的收入不足1500元。

“今后的日子怎么过?”梁金英一脸茫然。

2009年,为实现由传统单一种植农业向复合型农业转变和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就业问题,红明农场将2万多亩老化的橡胶地分租给农场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看到希望的梁金英一下承包了7亩地种植荔枝。

“现在,扣除租金及其他费用外,我们每年的纯收入近5万元。”如今,靠着发展自营经济,梁金英一家小日子不仅越过越甜,还准备自筹资金盖新房子呢。

据了解,梁金英只是红明农场抓产业促发展,鼓励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一个侧面。

2008年国务院原则通过并批复了《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海南农垦橡胶主业剥离。“今后如何发展?”经过考察调研后,红明农场领导班子决定利用该场毗邻海口市及美兰国际机场的区位优势,依托3个水库的优美环境和现有2000亩荔枝标准化基地的特色产业优势,倾力打造“城郊型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和“热带绿色果品产业基地”。

“我们在现有2000亩荔枝标准化基地的基础上,鼓励农场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红明农场场长邹存柏说。

种植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施肥改良土质、科学喷药,树立服务意识、破解市场销售难题……为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红明农场在全场发展自营经济户间开展项目劳动竞赛活动,目前,农场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种植面积4万亩。

据悉,2011年红明农场自营经济纯收入95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占2011年红明农场场内生产总值2.1787亿元的44%。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