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项工程”为载体服务发展大局
【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襄阳万名工会干部结队包片下一线
本报讯 (记者邹明强 通讯员吴修运 刘艳玲)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湖北襄阳市制定出建设“四个襄阳”的发展大局后,襄阳市总立即作出相应部署。日前,全市万名工会干部以结队包片的形式,扑下身子,深入一线,精心组织实施细胞工程、成长工程、精细工程、帮扶工程和创先工程。
据了解,2012年襄阳工会要以非公企业集中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建筑、商贸、餐饮等行业以及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为重点,大力推进区域(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工会将以创建“创新型班组”为载体,组织开展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推进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并在全市创建一批“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技能实训基地”,选树一批“金牌工人”、“能工巧匠”、“首席员工”。
工会还将组织引导职工钻研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增强其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工资集体协商将坚持“抓重点、破难点、补弱点、攻盲点、创亮点”的思路,全方位推进工资集体协商。重点完善职工100人以上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健全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增长而增长的协商机制。
帮扶工程着力办好5件实事:安排资金20万元,支持工会开展农民工跨地区维权;实施50个创业项目,培育50名职工创业示范户,创业培训500人,家政培训400人,技能培训1000人,职业介绍2000人;全市工会送演出50场,送电影40场,送书刊5万册;为2000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上学提供资助,对1000名女职工(农民工)进行两癌普查;继续组织劳模、农民工疗休养,市总工会组织50名劳模、农民工疗休养。
创先工程主要树立勤奋好学的形象,激励工会干部立足本职创先进,勇争一流当先锋。实行治庸问责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增强责任意识、进取精神和执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