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龙头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应带动更多农户“发财致富”
农业产业化重在“龙头”带动

近年来,江西省德兴市因地制宜,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引导农民依靠科技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在山茶油籽丰收季节,德兴市新岗山镇浅港村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口都用来晾晒山茶籽。卓忠伟 摄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必须重视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从而带动和服务好农户。”
3月26日,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农业部召开的发布会上,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阐述了看法。
今年3月6日,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是国务院为了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专门出台的第一个政策性文件。如何实现向现代农业过渡,已成为关系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则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
“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
据陈晓华介绍,早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听取政协经济界、农业界联组讨论时就明确提出,国务院将专门研究制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并指示农业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起草文件。
“文件对于促进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大意义。”陈晓华说,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以来,效果一直不错。
在陈晓华看来,“意见”的出台,确定了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快速成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国有各类龙头企业11万家,销售收入突破5.7万亿元,从业人员近3000万人。如今,农业龙头企业建基地提质量,已成为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力量。
据介绍,龙头企业在保障老百姓的生活必须品供应方面,作用不可替代。其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量的2/3以上,并且出口创汇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80%以上。更重要的是,龙头企业已成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目前,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了以1253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1万多家省级龙头企业为骨干,10万多家中小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产品涵盖了种植、畜牧、水产多领域,经营涉及了生产、加工、流通多环节。
在研发推广方面,龙头企业也已成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的重要载体。据统计,全国有3000多家龙头企业建立了省级以上研发中心,近90%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的企业占60%以上。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拥有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人员38.5万人,占全国的36.8%。
与此同时,龙头企业已成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力量。据统计,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利用多种形式带动农户约1.1亿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年均增收额从2000年的900多元,增长到2011年的2400多元。
龙头企业短板需要补强
“由于基础薄弱,发展缓慢,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还处于发展初期,农业龙头企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科技创新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面临新的挑战;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涨,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龙头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足;融资难、负担重等问题依然突出。”在陈晓华看来,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努力补齐农业现代化发展短板的任务更加艰巨,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重要作用。
“需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陈晓华说,在政策支持方面,“意见”指出要在税收、金融、运输、重组、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十个方面给予农业龙头企业更多的帮助。
农户利益决定龙头地位
鉴于对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较多,因此,龙头企业的认定和退出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发展龙头企业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通过产业化经营真正得到实惠,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基本要求。”陈晓华说。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龙头企业的评定过程中,农业部将龙头企业是否能带动农户致富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标准。为此,农业部还与其他部委联合制定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建立竞争淘汰机制,对主营业务脱离农业、带动能力明显不足,甚至欺农害农的龙头企业,取消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资格,并不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各地也出台了相应的监督管理办法,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据了解,截至目前,一共有近15%的龙头企业因不符合要求,被取消了龙头企业的资格。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孙中华表示,农业部特别强调龙头企业跟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在“意见”里强调要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这是总结各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而得出的一个重要经验。
目前,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很快,全国共有52万家。合作社由农民自己创办经营,同时又把农民组织起来,龙头企业直接与合作社打交道,签订稳定的供销合同,并通过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服务,很好地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
“在今后指导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我们特别强调高度重视利益联结机制的问题,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孙中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