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铺就职工提素“快速通道”
《工人日报》(2012年04月03日 002版)
本报讯 (记者余嘉熙 通讯员李冰)来自河南南阳市总工会的一项最新调研显示,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让南阳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有效破解了高素质技工“青黄不接”的难题,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支撑点。
南阳是河南人口第一大市。据该市总工会主席韩奎生介绍,市总与市人社局通过联合建立人才推进机制,制定了激励制度,将职工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与岗位竞聘、工资晋级、职称评定等挂钩,并对各种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状)评选中给予倾斜,大幅度提高一线职工的入选比例,有效地激发了职工学习理论、钻研业务、掌握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一条“选拔、培训、竞赛、晋级”的职工岗位成才“快速通道”。
“是工会的素质工程、劳动竞赛成全了我。”谈起工会为工人铺就的岗位成才道路,南阳纺织集团挡车工、南阳市劳动模范马秀荣说,只有让技能型工人越来越吃香,工人才能感到学技术有奔头、懂技术有甜头。
截至目前,南阳市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的职工比例已达到80%以上,参加各类技术练兵比武的职工达100万人次,覆盖全市2100个单位的近40万名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