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2年04月03日 星期二

17年前加入社会养老保险 如今每月仅能领取2元钱

台州“老农保”缩水遭遇引发市民担忧

《工人日报》(2012年04月03日 001版)

本报讯 (记者李刚殷 邹倜然)家住台州市椒江区的黄老伯17年前为全家人入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孰料,17年后的今天他每个月仅能拿到2元钱的养老金。对于黄老伯的遭遇,台州市椒江区社保中心副主任曹立红解释说,这种老农保实际为农民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而近几年银行利率一直在下调,这也就造成了黄老伯“2元钱养老金”的尴尬遭遇。

1995年,家住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斜坡村的黄老伯得知有一种养老保险,一份保险200元,公家补贴100元,自己拿出100元。这样算起来,等黄大伯的老伴60岁以后可以每月领到12块到14块的养老金。鉴于当年的物价,黄老伯想这12元钱的确不少,因此他花费了200元为老伴和儿子入了这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当时,黄老伯月工资只有70块钱。这200块钱相当于他3个月的工资,可谓一笔“巨款”。

17年过去,黄老伯来到椒江区社保中心找农保主任想要领取养老金。谁知,农保主任告诉他这笔养老金直接领走就是300多一点,要是按每月领的话只有两块钱,老伯当即傻了眼。

“当时我交两百块钱花了三个月工资!那时候70块钱够我们全家一个月的吃喝。现在好一点的咸菜也要4块钱一斤。”黄老伯说。

记者就此问题找到了椒江区社保中心副主任曹立红。曹立红告诉记者,当时这种养老保险是由国家民政部门推出,俗称老农保,实际上是一种农民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依据当时年利率是七八厘的模拟测算,是12元一月。但是这几年银行的利息一直在调而且都是在下降,因此黄老伯这份投资也就缩了水。

对于黄老伯的遭遇,不少群众表示了同情,更表示了对自己所购买的养老保险会不会缩水的担忧。在杭州工作的上海人王小姐告诉记者,她知道黄老伯的遭遇之后,深深担忧自己的保险会不会缩水。“虽然不会遇到银行利率降低的尴尬,但是现在物价一直在涨,到几十年后我能领取保险金的时候,现在定的金额能不能支撑我养老真的很难讲。”王小姐说。

也有一部分市民表示黄老伯的遭遇是特殊年代的特殊国情造成的,今后应该不会遇到类似的事情。家住杭州市下城区的郭先生对记者说:“我很同情黄老伯和许多当年购买了类似保险的人的遭遇。但我觉得也不用担心将来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毕竟近年来我们国家对居民的养老保险一直在改进,不断有相关的政策出台。我觉得应该是不需要太多的担心。国家应该有相应的办法出来,解决黄老伯遇到的问题。”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