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电业和谐企业建设握指成拳
“同约同训同考”换来干群同心
本报讯(记者杨明清)“7年前的大年三十,特大暴风雪袭击造成3个乡镇停电,抢修人员10个小时后才到岗抢修,客户中心接到问询电话达1.8万个!7年后的大年除夕,低温大雾袭击导致部分区域停电,全体干部职工以最快速度赶赴工作岗位。因雾大路滑不能开车,有的职工竟步行5个多小时赶赴检修现场……”3月22日,山东省乳山市电业总公司总经理于信友在介绍该企业“干群三同”管理模式带来干部职工“干群同心”的变化时如是说。
于信友介绍说,从2005年起企业创新探索“干部群众共同接受规章制度约束、共同参与教育培训、共同参加考核”的“干群三同”管理模式,在干部群众之间形成了一种凝聚力,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保障地区经济民生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记者了解到,“干群三同”的管理模式让乳山电业总公司发生许多新鲜事:在干部群众共同接受规章制度约束中,党员干部以更高的标准遵守和践行高于一般员工的“升级版”自律规定,凡违反公示上墙的自律规定,将自觉接受比职工更为严格的处罚;在每周的培训学习中,公司领导、中层干部、班组长、车间主任(供电所长)总是坐在最前排,且周周都“吃小灶”;在工作考核中,原本单一的上考下模式变为了公司考委会考核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考核基层单位、基层单位对职能部门和公司领导进行监督考核的相互交叉考核,8年来6名公司领导累计被处罚并通报229次。
打破了级别界限的管理模式,一系列创新的工作机制应运而生。“部门牵头工作法”规定遇到棘手问题,一线工作人员可以直接与总经理“对话”;“五环工作法”实现了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有汇报;“亮点与挑刺”活动在同级以及上下级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干群三同”使企业发生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形成了风正、气顺、劲足、勇争一流的氛围。如今,全公司员工中有87%由原来的单一技能变为一岗多能,有237人通过山东省电力技能鉴定站、山东省劳动厅等机构组织的职业资格鉴定;有294人获得各类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
2005年,经过精心准备,乳山电业包揽了威海市农电技术比武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团体总成绩三个第一。在随后的几年里乳山电业先后夺得27个比武和竞赛第一,同时创造新技术、新经验120多项,其中获得省级奖励的有7项,获地市级奖励的有15项,涌现了一批优秀管理人才、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威海市“金牌工人”、“技术拔尖人才”等。
7年来,乳山电业实现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数量、变电容量、线路长度均翻了一番。公司经济指标不断提升优化,利税实现了年均33%的高速增长,连续安全生产7697天,构建起了安全、经济、高效的供电网络。
于信友说:“一个近1500人的团队,如果不能凝心聚力,就像海滩上的散沙。只有加入胶合剂,才能让沙子聚合起来,坚如磐石。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探索实施的干部群众‘同约、同训、同考’,就是散沙变磐石握指成拳的‘胶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