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10月02日 星期日

一次精神的接力

——劳模代表参加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速写

本报记者 王娇萍
《工人日报》(2011年10月02日 001版)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壮的国歌,响彻天安门广场。

这是2011年10月1日上午10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开始。

肃立默哀,敬献花篮,绕碑瞻仰……

在缓步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队列中,由360名劳模代表组成的方阵,尤为引人注目。他们每个人胸前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奖章,展示了作为劳模的风采和荣光。

然此时此刻,劳模们却有了更深的思考、更新的感悟——因为,朴素庄重的仪式,深深地拨动着每个人的心弦。

“作为一名产业工人,能够在国庆之日来到天安门广场,同党和国家领导人一道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我们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厚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久久不能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

全国先进工作者、河南省灵宝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白洁则连称“备感激动,备受教育。”她告诉记者,在唱响国歌的那一刻,想到了很多很多,想到了无数英烈前赴后继的抗争和牺牲,想到了我们祖国的尊严和自豪,更想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名80后的劳模代表,来自河北省保定市交通运输集团的郭娜,把“将身边的同事凝聚起来,形成一个劳模群体,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作为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她说,“缅怀英烈,关键要有实际行动。”

全国劳模、河北省胸科医院院长李登瑞,用一首七律表达自己的深切感受——“白衣清风卅二年,先烈灵前自安然。拙文百篇夸富贵,金经千卷释悲欢。心无杂念身堪正,腹有诗书气定闲。愧称模范诚惶恐,会当奋蹄不须鞭。”

同为教育工作者,河南卫辉市第一中学校长张水香和河北省承德县孤山小学校长于贵勤对于敬献花篮仪式有着更多的思考。“这样的仪式,更加彰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对历史的尊重。而在国庆日举行,更能引起公众关注,可以在润物无声中对年轻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形式,从来都和内容密不可分,更何况国庆庆祝活动这样凝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缩影的“形式”。正是基于此,国庆节举行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在人们的广泛认同下逐渐走向制度化。

全总经济技术部部长常毅民和副部长王新卫已多次参与组织劳模方阵参加仪式,为此,国庆节他们总不能和家人一起过。“有什么比搞好这个活动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不仅劳模们受教育,我们在组织过程中思想也受洗礼。”

是啊,对于现时的人们来说,每一次对先烈理想、精神的追思和传承,都是一次精神的接力、一次新的宣誓。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个独立自强、永不倒下的民族魂!

行文至此,记者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这么几句诗:“……您(指人民英雄纪念碑)/就像那夜空中闪耀的星光/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力量/永远伴随着我/前行/前行”。

这是已成为“网络红人”的郭明义参加完仪式上传的一条微博,眼下,它正在郭明义230万粉丝中传播。

可以相信,它一定会传播得更广、更远……(本报北京10月1日电)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