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9月09日 星期五

不举行仪式 不公布名单

周口:这里的助学“静悄悄”

市总表示,此举主要是考虑到受助对象的心理感受,消除贫困生的自卑感

《工人日报》(2011年09月09日 02版)

本报讯 (记者余嘉熙 通讯员安岩 段超)没有隆重的颁奖会场,没有善款集中发放仪式,不公布受助者姓名——人们发现,今年河南省周口市对该市贫困大学生实施的一系列资助活动正在“静悄悄”地进行。

“这样做是考虑到受助对象的心理感受。消除贫困生的自卑感,保护这些贫困生的隐私和尊严,与物质援助一样重要。”周口市总工会负责人在近日召开的2011年救助贫困大学生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截至目前,市总工会、市慈善总会等组织共救助贫困大学生3260名,发放资助款共计594万元。

据了解,一些刚被大学录取的困难职工子女都是成长中的青年,有着很强的自尊心,虽然家庭经济贫困,但很多人不想让更多人知道自己是贫困生。曾接受过慈善组织捐赠的大学生小郭说,上台接受捐助时心情十分复杂,自己从内心里很感激那些爱心企业和个人,但要在那么多人面前讲述自己家庭的困境,真有些抬不起头。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周口市总工会、市慈善总会决定改变对贫困生的救助方式,不再举行善款集中发放仪式,不再公布受助人名单。

“救了大学生的贫,却无意间伤了他们的心,这样的助学方式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周口市委、市政府对于这种有别以往的救助贫困大学生的活动十分支持,要求今后的资助活动力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虽不搞集中发放善款仪式了,但周口市筛选被救助贫困大学生的程序依然严格。为了让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周口市规定,由学校根据贫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报名申请救助,而后市总工会、市慈善总会联合审核材料,再派人分组入户调查核实,根据核实调查情况,最终确定被救助贫困大学生名单。

“我们私下称赞这是一种默默的关怀。”通过周口市总工会“金秋助学”活动顺利前往学校报到的大学生小李说:“没了公开的仪式,但我们同样感受到了工会和社会各界对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的关爱。”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