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民情大调研
——湖北工会“三万”活动记事之一
7月25日,武汉市洪山礼堂门口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湖北省首批60台县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帮扶维权工作用车交车仪式举行。湖北省总工会在今明两年分两批为全省100个县市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全部配备工作用车,这也是全省工会在开展“进万家企业”活动中,解决基层工会为困难职工帮扶维权出行难、效率低、力量弱问题的一个实例。
今年3月以来,湖北省、市、县三级工会整体开展了“进万家企业、访万名职工、解万家困难”活动,这是该省工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群众工作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在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创新工会群众工作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这场遍及全省工会的“三万”活动,是在一次全面的职工民情大调研中拉开大幕的。
活动伊始,该省提出的第一要求就是实现“两个全覆盖”,即县以上地方工会工作组的走访要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和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干部的足迹要覆盖全省所有规模以上企业。湖北各级工会干部,就将民情调研的步伐,迈向全省的各个角落。只要有企业和职工的地方,就有工会干部的“脚印”。
全省工会由13640名干部组成1310个工作组,深入到22639家企业走访。坚持领导带头、全员参与,采取座谈、访谈、慰问、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加强与企业经营者的沟通,加强对基层工会的指导,加强与职工的交流。这次活动投入力量之多、覆盖企业之广、走访调查之深入,在湖北工会工作历史上前所未有。
一场场促膝恳谈、一次次上门走访、一本本纪要日记、一份份调查问卷,是最鲜活、最真实、最全面的职工民情记录。工会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当前企业职工普遍有“五盼”:一盼企业增效大发展,二盼劳动就业要稳定,三盼工资收入能增长,四盼物价房价莫乱涨,五盼养老看病有保障。各级工会抓住这些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共形成调研报告340份,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建议700多条。
改制企业困难职工的收入低生活难问题,既是政府和企业的关注重点,也是工会“进万家企业”活动调研解决的重点问题。
宜昌市有内退职工和下岗职工3988人,共涉及28家企业,他们的生活费,远低于目前该市失业金563元的发放标准,再加上物价上涨、社保金基数逐年调整等因素,这些职工的生活面临着很大困难。市总工会在走访中,针对职工反映的共性问题,向市政府提出增加市直改制企业内退职工、特困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费标准的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将市直改制企业内退职工、特困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费标准进行调整,内退职工每人每月生活费上调10%,下岗职工每人每月生活费上调20%。新标准已于今年7月1日起执行。
天门市总工会面向困难职工群体,因企制策,研究探索出的一套企业帮扶机制受到企业和职工的欢迎。湖北稳健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棉纱及医用敷料系列产品的美国上市公司,2000年原天纺集团有限公司改制时,返聘了职工300多人。现在这些职工大多存在身体多病、住房困难、家庭负担重等困难,公司每年为他们发放救助资金30多万元。为了让公司致力于生产经营,天门市总应企业要求,达成了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代管意向,由企业提供帮扶资金和困难职工名额,市总帮扶中心对资金进行代管代发。还有部分企业实行由企业出资,委托企业工会建立困难职工帮扶基金,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的帮扶。天门纺机公司行政每年下拨15万元建立困难职工帮扶基金,湖北景天集团公司出资50万元,建立困难职工帮扶基金。
前所未有的大走访,增进了工会干部与职工的感情交融。各级工会干部把参加这次活动作为接受党性教育、实践教育和群众教育的“大课堂”,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展示了工会干部的新风貌。孝感工会干部实行集中座谈访、车间班组访、单位食堂访、集体宿舍访、提前预约访、午休夜间访、信访接待访、参与劳动访、电话短信访等“九访工作法”。职工普遍赞誉:工会干部真是我们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