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职工 一切服务职工
——中原油田工会建设多功能“职工之家”纪实
中原油田工会完善建功立业、科学维权、素质提升、生活保障、自身建设5个体系,着力打造多功能“职工之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服务生产 , 打造 “ 建功之家 ”
“群众义务安全监督员都是普通班组职工,他们每天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对安全生产、设备管理、隐患查找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虽说是兼职,但其职责和专职安全员同样重要。”谈到群众义务监督员,中原油田采油二厂工会主席杨志伟深有体会地说。
一直以来,中原油田各级工会始终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打造“建功之家”。油田工会注重安全生产监督,督促落实油田《安全生产禁令》,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十个一”和“安康杯”竞赛活动,选聘群众安全监督员5048名,强化群众安全监督,保障油田安全生产。此外,油田工会还为职工提供建功立业舞台,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中,先后涌现出油田“工人先锋号”178个、河南省“工人先锋号”9个、全国“工人先锋号”3个。
履行职责,打造“民主之家”
眼下,在中原油田采油四厂的宣传栏里,张贴着《关于对内蒙古查干地区招用汽车驾驶员选拔情况的公示》,设立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像这样将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公开化、透明化,在中原油田已成为惯例。
近年来,中原油田工会坚持从建立健全维权工作机制入手,推进民主管理、强化民主监督,着力打造“民主之家”,使职工的民主权益和实际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油田坚持每年召开职代会,组织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并通过建立油田、厂(处)、队(站)、班组四级公开网络,在集团公司层面率先开展业务公开网建设试点等,将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生产经营、重大决策等纳入厂务公开内容,及时上网公开。截至目前,油田及各单位集体合同签订率达100%,履约率达98%以上,女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覆盖率、履约率均达100%;油田先后处理职工代表提案1400余件,处理率达100%,落实率达95%。
发挥优势 , 打造 “ 文化之家 ”
刚刚获得国家专利的“无热再生式空气干燥机”和“相变水套加热炉”,被“请”进“李超学习创新工作室”,这个工作室是以工程建设总公司技术能手李超的名字命名的,除了这两项成果,该工作室的“大型气体处理装置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还获得了全国施工企业科技进步大奖。
在中原油田,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还有“卢建强工作室”、“岳为工作室”等,这些工作室的成员大多来自基层,而他们的成长都离不开工会搭建的成才平台。在推进职工素质建设过程中,油田各级工会充分发挥“大学校”作用,着力打造“文化之家”。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导师带徒等多种形式,搭建职工成才通道。油田工会连续6年组织开展的“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员工参与率达90%以上。
以人为本 , 打造 “ 和谐之家 ”
有幸参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神七”发射工作的油田职工子女王艳玲,在受到国家表彰后写信给油田工会:“谢谢油田领导多年来对我学业的资助,我没有辜负油田的期望。”
近年来,中原油田工会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打造“和谐之家”。连续14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对困难家庭子女从小学到大学全程救助,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油田工会推行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困难家庭制度,全油田1314名党员干部与1655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基本医疗、大病补充医疗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对患大病职工进行专项救助。油田因此被授予全国“送温暖工程先进单位”、河南省“帮扶困难职工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
固本强基 , 打造 “ 活力之家 ”
“没想到远在一线生产单位也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油田工会为职工想得真周到!”眼下,天然气处理厂一线职工对宿舍楼开设的小澡堂赞不绝口。
中原油田工会通过倡树“敬业、创新、和谐、守纪”的工会工作理念,着力打造“活力之家”,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他们大力开展“两堂一舍一室”管理达标竞赛活动,积极协调行政修建食堂、澡堂、宿舍和职工活动室,使“两堂一舍一室”综合达标率达99.05%。同时,油田工会还积极开展工运理论与实践研讨,组织开展“工会工作创新奖”评选,推广基层工会48项创新做法,引导工会干部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