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7月08日 星期五

“乡亲们的健康是我最大的牵挂”

——访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福贡县乡村医生邓前堆

本报记者 陈昌云
《工人日报》(2011年07月08日 02版)

从北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到现在,已经过去快一周的时间,但邓前堆依旧心潮难平。让他倍感激动的是,作为一名偏远山区的乡村医生,能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还能亲自到北京人民大会堂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今年47岁的邓前堆是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的乡村医生,曾当选云南省劳动模范。1983年,身患疟疾的他被当时拉马底村卫生站医生友向叶治好,于是他萌生了当医生的想法。后来,他被友向叶留下当助手,又经过乡卫生院培训,取得从医资格,正式当上了乡村医生。

从医近28年的邓前堆,以“溜索医生”闻名。原来,邓前堆的行医范围是怒江两岸大山峡谷中的6个村民小组,服务对象是265户人家的1000多名乡亲,经常要穿过怒江,当地没有那么多桥梁,邓前堆和其他乡亲一样,只能用所谓的“溜梆”在波涛汹涌的怒江上来来去去。“我最快捷的路线就是溜索,我从不离开的伙伴是药箱。”邓前堆说。

“乡亲们的健康是我最大的牵挂。”有一次,邓前堆正在怒江东为老乡看病,接到怒江西一个老乡的电话,说家人头疼得厉害,请他赶紧去看看。“由于我来不及回诊所取平常用的溜梆,就随便向人借了一副,因为不熟悉借来溜梆的性能,在快到对岸时,溜梆的刹车刹不住,我撞到了对岸的钢索索墩上,右腿青紫,膝盖和小腿都被划破流血,右手也擦伤了。”但邓前堆还是背着药箱,一瘸一拐地赶到那户老乡家出诊。

凭借溜索过江的危险极大。“从我记事以来,过溜索掉进怒江的就有10多人,掉下去的人,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的。”

从事如此辛苦、如此危险的工作,并非邓前堆无奈的选择,有好几次,邓前堆都可以选择出任待遇较高的村干部,但是他依旧坚持本行。

有人做过初步统计,从1983年以来的28年间,邓前堆出诊5000多次,在怒江上凭借溜索来来回回横渡过上万次,行医距离达到了60多万公里。

此次当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让邓前堆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我只是做了我的本职工作,但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要珍惜,把工作做得更好。”

他也更坚定了“当一辈子乡村医生”的信念。“当乡村医生虽然很辛苦,但我心甘情愿,看到接种疫苗后的孩子健康成长,治疗后的老人身体得到恢复,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逐年改善,我心里特别高兴。当一辈子乡村医生是我最大的心愿,乡亲们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快乐。”邓前堆说。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