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会“回头看” “看”出新气象
沈阳和平区调整16名基层工会主席
对不作为或不适合从事工会工作的基层工会主席进行调整,同时对空缺主席的基层工会进行补选
本报讯 (记者顾威 通讯员崔平)近一个时期以来,沈阳市和平区砂山汽配城职工入会热情高涨,各种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等搞得有声有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刚刚上任了一位“想干事、能干事”的工会主席。5月4日,记者从和平区总工会了解到,该区工会在推进“两个普遍”中开展的建会“回头看”活动,已经调整了16名不作为及老板亲属等不适合从事工会工作的基层工会主席。干部一换,局面大变。
2009年,该区就实现了建会动态全覆盖,但是,基层工会作用发挥如何?职工是否拥护?去年,和平区总工会下发了《2010年和平区基层工会工作考评细则》,通过基层工会自检和区总工会抽检相结合,进行建会“回头看”。
在检查中发现,有7户基层工会主席不作为,9户基层工会主席是老板亲属或由行政副职兼任,17户基层工会干脆没有工会主席。对不作为的7户企业工会主席,区总工会经与街道工会及基层工会协商,果断换人;对9户不合乎要求的基层工会主席,区及街道工会通过做工作,将其“劝退”;对没有工会主席的17户基层工会,按程序进行了补选。
砂山汽配城原有汽车配件销售企业20余户,成立工会后,发展会员200余人,都是农民工。工会主席是一家小企业的副经理,成天忙于业务,对工会工作基本上是不闻不问。区和砂山街道工会通过调查,在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决定对工会主席进行调整,同时成立“砂山汽配城行业工会”,选举战冬梅担任了工会主席。汽配城行业工会涵盖企业50余户,包括职工500多人。战冬梅经常深入各企业,了解职工需求,积极发展职工入会,根据职工意愿,相继开展了技能竞赛、羽毛球比赛等活动,受到了职工和企业的欢迎。
建会“回头看”,“看”出基层工会新气象。对不合格基层工会的及时整顿,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工会活力,促进了全区工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据统计,2010年,和平区新建工会组织157家,新发展会员2679人,其中农民工448人,劳务派遣工526人;全区27户国有及控股企业90%以上达到建家创优标准;138户25人以上的非公企业中有124户企业达到合格职工之家标准,建家率达89%以上;25人以下小企业落实“六有”标准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