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4月24日 星期日

化妆品汞超标拷问行业道德

本报记者 钱培坚 本报通讯员 张立新
《工人日报》(2011年04月24日 003版)

继曲美减肥胶囊、双汇瘦肉精、上海有毒馒头等质量问题接连曝光后,近日央视再次曝光美白祛斑化妆品汞含量严重超标事件。近期,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汞超标专项执法检查发现,北京、上海、浙江等地部分美白类化妆品汞超标严重,最高超标达93000倍,国人不禁再次拷问化妆品行业道德底线。

汞超标9万倍:

“面子”工程危机四伏

30g化妆品汞含量竟与3支温度计相当!一个宣称法国配方、可20天快速美白祛斑的化妆品却让一个老师患上可怕的“白癜风”,从此告别讲台。

此次化妆品汞中毒事件经央视《每周质量报道》曝光后,引起不少女性关注。据了解,含有汞成分的美白祛斑化妆品不在少数,而国家标准限定是每千克化妆品不超过1毫克。根据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总队对200个批次的美白祛斑类化妆品检测结果显示,有171批次美白祛斑化妆品汞含量超标,超标万倍以上的有115个批次,最高达93000倍!按照一瓶30克的化妆品计算,每瓶有将近3克的汞,相当于3支体温针汞的含量。

上海百达丽医疗美容机构皮肤科专家介绍说,汞超标的化妆品不仅会导致皮肤色素脱失,严重损伤皮肤,形成白斑后很难消除,就像白癜风一样;还会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后,会损害人体神经系统、肾脏、造血系统、肝脏以及生殖系统,造成不孕不育。

另悉,卫生部近期公布的化妆品皮肤病最新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由化妆品引发的皮肤病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成为引发皮肤病的常见病因之一。其中,使用化妆品最易引发的是接触性皮炎,发病率82.65%,致病化妆品以护肤类和祛斑类产品为主。

一白遮三丑:

如何给美容上“保险”

在中国人的审美观中,白皙的肌肤会吸引很多人羡慕的目光,不少求美者总是想方设法变得更白些,于是各类美白产品应运而生。

西方国家的人们有了皮肤问题时,不会盲目去商店买各种化妆品试效果,而是由皮肤科开出处方,再根据医生建议来解决皮肤问题,“药妆品”也因此诞生。

近年来,药妆因为其安全有效的护肤效果逐渐被中国消费者青睐,但我国目前无“药妆”的批准文号。

针对此类现象,上海百达丽医疗美容机构皮肤科薛丽华主任介绍说:“与传统的美白化妆品相比,医学美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美白效果更加持久安全,副作用最少。”

据薛主任介绍,对现在来就诊的顾客,他们一般推荐抗氧化疗法跟帕罗马激光美白相结合的方法,这些方法较之常规化妆品美白更安全有效。

另外,针对春季敏感性肤质、肤色暗沉的人群,薛主任建议选择适当的抗氧化治疗也可以提高皮肤的亮度,让皮肤看起来更加水嫩白皙。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